当前位置:首页 >> 书画·名家 >>走进当代书画大家——郭羊成

走进当代书画大家——郭羊成

时间:2013-07-18 13:00来源:中国日报网 作者:中国日报网
郭羊成,字二羊,男,1953年6月出生,祖籍河北涉县,中国人民解放军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特聘教授,曾担任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兼任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画收藏鉴定家协会副主席。 他自幼酷爱书法,1970年参军入伍,开始了自己长达三十年的军旅

  

 

    郭羊成,字二羊,男,1953年6月出生,祖籍河北涉县,中国人民解放军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特聘教授,曾担任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兼任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画收藏鉴定家协会副主席。

  他自幼酷爱书法,1970年参军入伍,开始了自己长达三十年的军旅生涯。这为其日后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写下了浓重的一笔。1985年,他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指挥学院。作为我国工程兵指挥军官的最高学府,其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在校期间,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表现突出,毕业后留校从事教学、研究、管理工作。直到1999年,他以师职领导干部转业到地方工作。三十年的戎马生涯,占据了他全部的青春年华。经过部队的千锤百炼,铸就了他敢于担当、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军人天职;吃苦耐劳、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高贵品质;海纳百川、豁达宽广的博大胸怀。期间,他的书法艺术也得到了升华,并逐渐走向成熟。部队长期生活的经历,对其书法的发展,艺术特点的形成,都产生了极大影响。

  转业到地方,在从事司法行政工作四年后,根据工作需要,他从河北省司法厅调入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先后担任政治部主任、副院长。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必须具有严谨的逻辑思维和博大的法律情怀。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潜心研究、挖掘书法艺术;将工作的争先创优和书法的艺术创作结合在一起。迄今,十二年过去,斗转星移,依然笔耕不辍。

  他在追求书法艺术的同时,还是书画、奇石收藏爱好者。收藏书画,更多是用来欣赏和鉴赏,感悟人生,培养高尚情操。读帖而不临帖的习惯,使其在博采众长的同时,保持了自己的创作风格,作品独树一帜。收藏奇石,更多是用来感受自然之美,自然之和谐。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成就了独一无二的奇石艺术,石无言语最可人。在他看来,石头是有生命的,石头有默默无闻的品质,诚实厚道的操守。他从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壮丽如画的大好河山中,汲取艺术的营养。或许,正是受传统人文文化的熏陶和自然文化的启迪,成就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看郭羊成的作品,或传神飘逸,自由流畅;或笔墨连绵,高山流水;或笔力遒劲,一气呵成;或粗细有度,意味悠长;笔墨线条之间,彼此衬托,相互渲染,既体现了自然的和谐,也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念;既蕴含洒脱清远的阴柔之美,又不失雄壮伟岸的刚性气度。一幅幅书法作品,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唯美诠释;或是对个人抱负情感的周详表达。读他的作品,总给人以沉稳、厚重、大气、大方、豪气、豪放之美感,令人赏心悦目,叹为观止。他将自己的心、神、意与书法艺术巧妙融合,白纸黑墨中我们不仅仅看到了一个个的字,仿佛也看到了一位极具民族性情,兼有现代气魄,吸纳百家众长的艺术集成者。

  他的书法作品受到中外书画爱好者的广泛好评,并被收藏临摹。还有很多作品被刻入碑林,营造书法景观、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展示了他精湛的书法技艺和超凡的文化底蕴。他还多次应邀题写匾额及地志铭,用书法的形式续写当代文明。

  郭羊成认为艺术源于生活。部队生活的长期历练,司法工作的严谨务实,收藏艺术的日益熏陶,都潜移默化地融入其书法艺术。可以说,丰富的人生阅历,成就了今天郭羊成的大家风范。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追求艺术,永无止境。他对书法艺术的执着,对传统文化的酷爱,必将使其在书法艺术的大道上,取得更高更大的成就。

  注:作者于志学系中国书画家协会主席

  

 

  鹰。创作心解:作者笔下的鹰是一只雄鹰,通过摩擦的技法,展现了鹰的凶悍。作者在创作时联想到雏鹰学飞时场景,故加入物象元素,通过四只雏鹰的不同表现,刻画了雏鹰首飞时的不同心态,中间的三个“竖”代表三个雏鹰,右边那只雏鹰,目瞪口呆,面露不安地望着母亲;中间的两个雏鹰,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又仿佛是在相互鼓励;而下面的那个小雏鹰,忑忑不安,卧在鹰巢中。整幅作品形象地刻画了“鹰携子女欲高飞”的场景。

  

 

  道。创作心解:作者笔下的“道”,力透纸背,作品极富苍劲,沧桑之感,仿佛留下了历史的痕迹;作品内部蕴含了“3”,体现了周易及道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作者创作这幅作品时,鬼使神差,将“首”部,写成了二羊先生的“羊”,不正是作者自己嘛!形象地寓意了二羊先生正行进在宽阔的书法大道上。

  

 

  龙。创作心解: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加入了自己对龙文化的理解,并适当的加以变化,使作品呈现“祥”、“禅”意境,不仅使人对作品产生想象,还赋予作品新的语境;让“祥龙”降福,让“禅龙”回归,都是这条龙的语言。

  琴。创作心解:作者在创作时,联系到琴本身是一种优雅乐器,在人们生活中,也是一种高品位的需求,故在书写时,注重笔法的灵动,每一笔都仿佛是跳动的音符,使整幅作品富有灵动的格调。

(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黎慧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3-08-01 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