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公益迁西行
胡栩娇 2025年伊始,我的公益之旅又踏上新征程。从小我爷爷奶奶就教导我:助人为快乐之本!一定要做个对社会、国家有贡献的人!成为中关村中科科技创新发展基金会的一员后,我对公益事业有了更加深入和广泛的了解。因此我设立了“分享健康”公益项目,是为了促进和人类健康相关的科技创新项目的发展。在“分享健康”项目下设的“生态有机食材走进千家万户”系列公益活动则是有感于目前食品安全问题的亟待解决而发起的,希望借由推广更加安全、健康的有机食材、推动生态农业发展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并于2024年9月初在京举办了首场活动。 今天是第二场活动。1月5日晨,6:20分我出发前往唐山站。冬天的北京天空依然漆黑,风虽不大,吹在身上还是打了个寒战,于是我把大衣的连兜毛帽拉得更紧了。7:42高铁准时启动。目光所及的东方地平线上晨曦破晓、曙光初露,朝阳一如既往地渐渐升腾起来,由橙红继而金黄,瞬间光芒万丈,照耀大地,温暖世界。 离唐山有1个多小时的车程,望着窗外迅速闪现并不断向后退去的景物,我的脑海中梳理着这次公益活动的来龙去脉。在一次党建活动中有幸与一位迁西的朋友结识。他所在的企业多年来持续为当地幼儿园、小学、养老机构、特困家庭捐钱捐物,修建房屋。通过朋友了解到迁西当地有很多需要帮助的群体,他还通过当地民政部门给基金会提供了相关的证明材料。于是从确定受助人数到受助对象的位置、交通,捐赠物资的品类、数量、比价做预算到运输、装卸,每个环节都要考虑周全。本打算在网上购买有机食材,但是由于电商平台无法一次性提供所需的物资数量,且无法保障送货时间,所以经基金会协商同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朋友的帮助下找到了当地最大的粮油批发仓,以公益价格购买了米面粮油捐赠物品,并由朋友的公司负责运送。 高铁停稳,朋友已经到达,接上我直奔今天公益捐赠活动的首站:迁西县城关杏岭街所在的光荣院。光荣院始建于1958年,现位于当地民政宾馆一层,为当地烈属、军遗属、退役老兵,无力自理、无人赡养的老人提供集中照料服务的公益一类养老机构。现在居住着11位老人。光荣院虽不大,医务室、活动室、餐厅、水房,一应俱全。 我们刚到,装载着捐赠物品的卡车也到了。朋友和公司的四位同事马上帮着我一起把相应数量的物品卸车并搬进光荣院走廊上。我对坐在长椅上的老人们说:“大家好!我代表中关村中科科技创新发展基金会来给你们提前拜年,预祝大家新春快乐!平安健康!”老人们很开心地和我一一握手,我也一一感谢他们作为军人为国家为人民做出的贡献。有一位腿脚不便的老兵也在护理人员的搀扶下走过来,表示感谢党和政府对老兵们的关心。 接着我们向第二站:三屯营镇特困人员供养服务中心出发。 在车上听着朋友介绍当地的情况,不一会儿就到达了目的地,一幢质朴无华的三层楼。走进明亮整洁的大厅,墙上贴满了服务中心组织老人们参加各种活动的照片。走到后院,看到老人们正由工作人员陪着做游戏,拿到奖品的老人开心地笑着,像天真的孩童。他们穿着服务中心统一购买的衣服,干净爽利,虽年事已高然精神矍铄。每一次有力的握手都是他们朴实的感谢。当地民政部门负责人向我详细介绍了服务中心的情况。这里住着46名生活困难的老人。四名需要卧床养病的老人就住在医务室隔壁,中间的隔断有半面墙是玻璃,以便医生一边工作一边随时观察病人的状况。负责人还介绍说,有些生活困难的孤寡老人不愿意住到敬老院来,他们也会定期走访慰问。他做民政工作以来总结了十五个“多一点”:爱心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热心多一点,关心多一点,理解多一点,主动多一点,路走多一点……。正是他这种认真积极的工作态度,他负责的辖区做到了连续多年零信访。这十五个“多一点”既是他对工作的总结也是公益心的体现,和公益组织的行事风格一致。这两家机构都由当地民政部门拨款,窗明几净、温暖如春,工作人员都耐心热情,可见迁西人的善良,对工作的认真负责。 中午小憩后,我们先后来到了前韩庄村和毛庄村。由于村委干部认真走访,得知在这两个村子里共有八位因为疾病而生活困难的老党员。村里的石子土路崎岖不平,而很多墙壁上都涂白且画着当地的革命故事。不愧是革命老区,红色精神处处体现。前韩庄村有一位现年97岁,1944年入党,有80年党龄的老党员,在自家院门口上方悬挂着“为人民服务”的镂空金属字,在院子里挂着党旗和马克思、列宁、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领袖头像。还有一位曾经在马兰基地当过兵的老党员,拿出一本2017年的“两弹一星”纪念版挂历,向我们讲述当年发生在基地的小故事。我们最后探望的一位毛庄村的老人,从父母到他们夫妻以及四个儿女全都是党员。这些老人虽然年迈,生活条件艰苦,且多数为疾病所困扰,但个个都体现出老兵、老党员的精气神儿,都非常感谢党和政府多年来的关怀及照顾。 这一路上朋友和他四位同事主动放弃休假,义务参与此次公益捐赠活动,令我既感谢又感动。朋友说他们都是党员,在他们的公司里总能感受到满满的社会主义温暖和中国共产党员的正能量! 迁西县古属迁安,地处燕山南麓、长城脚下,146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大约34万人。迁西特产之一是板栗,是全国著名的“板栗之乡”。迁西板栗还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沿途也的确看到很多的板栗加工厂,是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迁西特产还有安梨、栗蘑等。这里还有得到有机认证的红薯干,软糯香甜,好吃又有营养。 离开了山清水秀、人好心美的迁西。“作为公益基金会的一员,我要努力推动公益项目的社会影响力,帮助更多需要帮扶的群体,为共同富裕的国策目标积极发挥公益组织的作用。”在回程的火车上,夜幕降临,回想着老人们一张张开心的笑脸,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继续公益之路的决心。 (编辑:思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