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在北京推行半年有余,数据显示,本市10月份的家庭厨余垃圾分出量较半年前增长了近12倍,进入末端处理设施的其他垃圾量同比下降32%。 居家过日子少不了要处理垃圾,搞好分类,对改善生活品质、提升城市环境大有裨益。自新版《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北京新建改造分类驿站916座,提升改造分类桶站6.14万组,随着相关工作稳步推进,大家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也在深化,配合度、践行率稳步提升。到点值守的志愿者尽职尽责,分了白分、混装混运等现象大为减少,正如有市民所感慨的:“一开始嫌麻烦,分着分着发现还不错。环境好了,大家都舒坦。” 成绩来之不易,但打开局面后,如何进一步把工作凿实往前推,还面临不少梗阻。就眼下来看,垃圾分类工作不同社区进度不一、松紧各异,有的小区分类规范、狠抓严查,但也有些“雷声大雨点小”,成为“木桶短板”;另一方面则是缺乏标准、各行其是,是“动手破袋”还是“囫囵扔”,要不要安排专人值守,在这“最后一米”上,小区还多是“各唱各的调”。此外还有一些将垃圾分类过度简单化的操作,如一刀切地减少垃圾桶,宣传热络但清运清洁落后,划定区域蚊蝇孳生等等,都招致不少吐槽。垃圾分类同样是城市精细化治理的重要一环,这也意味着,工作越往前走,对相关环节标准化和衔接度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倘若粗枝大叶,很容易打击居民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分类积极性。 文明养成,注定是一场与旧习惯的“拉锯战”,力度不减、强度不降,才能步步为营、久久为功。既然垃圾分类已经成为每个人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那么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就不能有丝毫含糊,不论是相关部门还是街道社区,都得做好自己的“分内事”,不断强化法治的刚性约束。与此同时,更要好好琢磨怎么进一步把大家参与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事实上,半年多来,本市已经积累起不少好经验好办法。从党员报到、志愿者值守等机制创新,到推出挂钩吊环等“分类神器”,再到施行积分换礼等奖励举措,这些好招妙招不仅要继续坚持,更需要适时创新。 目前,市城管执法局已启动第六波次生活垃圾分类专项执法行动,同时开展“光盘行动”执法督导,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由表及里,系统施治,这件“关键小事”定能更好融入日常,让城市更宜居,让生活更美好。 (汤华臻) (编辑:明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