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在广西桂林两江国际机场,春运志愿者帮助一名盲人旅客值机。 当日,2019年春运正式启动。 新华社发 钱春弦 1月21日,为期40天的春运大幕全面拉开。在这场民生工程的“大考”中,各相关部门应切实做好保障服务工作,把春运打造成温馨之旅、平安之旅。 多措并举缓解客流压力。预计2019年春运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到29.9亿人次,比去年春运增长0.6%,其中,铁路将发送旅客4.13亿人次,同比增长8.3%,民航将运输旅客7300万人次,同比增长12%左右。面对较大的客流压力,特别是考虑到2019年春运比去年提前11天,务工客流、学生客流相互叠加,要在增加运力的同时,尽力分散客流,提倡错峰出行。比如,各地工会可以在外出务工人员集中地开展针对性服务,积极协调用工单位科学安排放假和开工的时间,高等院校可以实行错峰放假。 加强预警保障旅途安全。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今年春运期间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北方地区气温波动较大,江淮江南有过程性低温雨雪天气。针对可能出现的恶劣天气和气象灾害,不论高速公路还是各大机场,都要提前防备,将不良影响降到最低。气象、应急管理、交通运输、电力、通信、旅游等部门要加强无缝沟通联络,优化安全服务供给,做好公路、铁路、民航、电力、旅游等重点行业和重要交通枢纽、旅游景区等重点地区的气象预警和安全保障服务。 春运是流动的中国,这里不仅蕴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也承载着亿万人厚重的乡土观念和深刻的文化情怀。只有真心对待旅客诉求,诚心提升服务品质,才能让旅客在旅途中感到温暖、感到舒心,感受到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 延伸阅读: 新华网评:春运,他们准备好了! 新华网评:用实际行动绘就“春运画卷” 新华网评:细看今年春运的“幸福密码” (编辑:红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