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 >>评论:独董“拿钱多不作为”必须改变

评论:独董“拿钱多不作为”必须改变

时间:2015-11-27 15:47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包兴安
当前, 高校专家学者与资本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近日,多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接连离职,此次辞职潮中的独立董事均是在高校担任领导职务的专家学者。

  包兴安

  当前, 高校专家学者与资本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近日,多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接连离职,此次辞职潮中的独立董事均是在高校担任领导职务的专家学者。

  为何在高校担任领导职务的专家学者密集辞职独立董事呢?通威股份(12.57, -1.32,-9.50%)独董辞职明确了原因:系执行《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问题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的要求。

  我国引入独董制度以来,对于促进上市公司完善公司治理,提高规范运作水平起到了一些作用。但是,长期以来,上市公司聘任独董的目的仅仅是满足合规的需要,走个形式,并不希望其真正履行职责,听话不听话成为主要标准;而专家、官员兼职独董,无须参与经营,每年只需开几次会,签几个名就能拿到不菲的津贴收入,也乐得配合。

  一份调查显示,60%的独董无暇顾及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只是象征性出席股东大会;相当多的独董在董事会表决时从未投过弃权票或反对票。

  由此,“拿钱多,不作为”成为大批独董的真实状况,本应为中小股民代言的独立董事却沦为了“关系董事”、“花瓶董事”、“签字董事”,其逐渐暴露出了权力有名无实、职责不清等诸多难题。

  笔者认为,良好的独立董事制度是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保护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权益的重要条件。那么,如何能更好地发挥独董的作用?

  首先,应解决独董的利益归属问题,将独董的提名权交给股东大会来投票表决。我国上市公司独董的产生由董事会决定,而董事会又往往处于大股东控制之下,这种类似即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机制,使得独立董事的独立性难以保证。

  其次,厘清独立董事应承担的责任,建立健全独立董事的激励与问责机制。通过建立诚信档案、问责机制来提升独董的契约精神。独董可以和其他的董事一样,承担必要责任,只有这样独董才可以尽职尽责。

(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好歌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6-04-11 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