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 >>新华网评:“小乌纱”何以有如此大能量?

新华网评:“小乌纱”何以有如此大能量?

时间:2015-04-20 15:09来源:新华网 作者:马若虎
日前,河北承德市纪检机关通报了12起党政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件,其中一些科级干部贪腐程度惊人。“小官巨腐”再度戳中了公众的痛点。

网络图片

  马若虎

  日前,河北承德市纪检机关通报了12起党政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件,其中一些科级干部贪腐程度惊人。“小官巨腐”再度戳中了公众的痛点。

  我们痛的是国家的财产、群众的利益竟被一些“小官”蚕食;痛的是党的肌体、政府的形象竟被一些“小官”侵害。

  小小的科级干部何以能成为“巨贪”?为什么“小官们”能够前“腐”后继?

  从通报中,可以发现部分“小官”的贪腐之路:丰宁满族自治县国土资源局原局长竹国军,在任局长期间,索取、收受企业贿赂400.71万元;利用开具虚假发票、虚报费用、编造虚假合同等手段套取公款242.22万元;隆化县教育体育局原局长赵国军在干部提拔、人员调动过程中,收受多名校长、主任、教师所送财物41.25万元;利用工程发包、结算权,收受工程承包商贿赂20.7万元……

  利用职务之便徇私舞弊,利用权力身份吃拿卡要,靠的全是公职、公权。虽然只是科级干部,但他们往往身居要职,手中的权力足以让他们在当地翻云覆雨、兴风作浪。而与企业、商家的直接接触,更给了“小官们”贪污腐败的机会。

  然而巨额的赃款并非一时所得,“小官”的贪腐之路并非一日所成。如果没有上级干部的失查,甚至包庇纵容,或许“小官”也不会如此有恃无恐。

  “小官巨腐”直击老百姓的痛点,冲击着反腐的防线。我们不禁追问:何时不再出现“小官巨腐”现象?

  “公开是最好的防腐剂,群众是最敏锐的监督眼”。只有让阳光普照,才能防止霉变、杀死毒素;只有让社会监督最大化,才会让腐败分子无处藏身。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将反腐的制度笼子织密织牢。比如执行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比如加强监管,加大问责力度,比如进一步实施简政放权,铲除官员权力寻租的土壤。

  实现制度效应的最大化,在于各级各部门严格落实,体现责任担当。筑牢坚不可摧的反腐防线,取得反腐斗争的胜利,需要各级各部门守土有责、严阵以待、协同作战,需要群众鼎力支持。我们不能忽视“小官巨腐”的破坏性,不能容忍“苍蝇臭虫”污染社会风气。

  别再让“小乌纱”拥有不受监督的巨大能量,别再让他们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肆意妄为。

(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哲思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5-06-18 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