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债务清理甄别结果近日已汇总至财政部,截至2014年底的政府债务数据“新鲜出炉”指日可待。但是,《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多省财政部门和城投公司人士处获悉,地方在上报数据时倾向于做大现有债务的盘子,致使从上报的结果看,近期政府债务激增。同时,多地城投公司上报两套债务数据,这两套数据最大相差30%。 其实,早在两年前国家审计署公布地方债务调查数据时,质疑声就很多,多数分析认为,地方债务规模绝对不是国家审计署公布的那么乐观。有关方面的解释是,国家审计署的调查口径可能与媒体的分析存在一定不同。现在看来,口径只是一个方面,有没有全面、真实地反映地方债务数据,可能是更为重要的原因。 退一步讲,就算此次上报的数据比国家审计署调查的数据大得多,可能也未必能真实反映地方债务的实际情况。想一想,城投公司上报的数据,就有两套,且相差30%左右。那么,地方上报的债务金额,真实性几何? 对地方债务的风险,许多人乐观地认为,是政府债务与国际警戒线相差较大,不大可能引起债务风险。实际上,债务规模远不是公开的数据那么乐观。更重要的,凡是承担着大量政府债务的城投公司,绝大多数都还背有数量十分巨大的隐性债务——担保。虽然这些担保表面上是互保,被担保单位也为城投公司承担了很多担保责任。但是,就债务来说,不会因为互保就风险变小,而是风险更大了。这也意味着,这些看起来与政府债务没有关系的担保债务,最终也可能成为地方政府的负担。因为,城投公司是地方政府的。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产生这样的担忧,为什么地方债务数据会是一笔糊涂账?为什么地方债务在上报过程中可以有那么大的自由裁量权? 显然,地方债务到底有多少,已不仅仅是数据问题,而是态度问题,是地方愿不愿意真正亮家底的问题。更直接地说,就是地方与中央进行利益博弈的问题。在审计署进行摸底调查时,怕追责、怕担责任,不敢把家底说清楚。待可能与发债有关系了,又开始多报了。而对企业来说,为了应对政策和不承担瞒报责任,干脆报上两套数据。那么,中央有关职能部门又将接受哪套数据?在决策过程中,又将以哪套数据作为依据? 由于此次地方上报的债务数据,财政部还将进行甄别。关键在于,国家审计署在此前的调查过程中,已深入到了企业,最终都没有能够拿出一个相对准确、真实、客观的数据,靠地方上报的数据,财政部又如何甄别?甄别的依据又是什么呢?靠《地方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清理甄别办法》能够甄别得清楚?最终,极有可能是经过与地方讨价还价形成的一笔新的糊涂账。 实际上,债务已经形成,多报少报,都不会改变债务的结果。发债规模与存量债务规模挂钩的方式,并不科学,让地方实事求是地上报债务情况,才是最先要考虑的,这样,才能对债务状况有个全面的掌握和了解,从而为决策打下良好的基础。不然,风险真令人担忧。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