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底,将基本完成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其所属参公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各地也将上报车改总体方案。有网友质疑,有些在岗人员原本没有公车也不需要公车出行,车改后却发放补贴,这不是新增福利吗?中央车改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此前,虽然一般公务人员没有专车,但并不是不使用公车。因此,车补不是新福利,而是一种改革性补贴,是对传统公车使用管理办法的革新,让财政支出花在明处。 就公车改革而言,20年前就开始整了——1994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算是开启了公车改革的步伐。遗憾的是,虽然公车改革历时20年了,但其效果却不甚明显。 新一轮的公车改革,其力度之大、针对性之强,都是空前的,如“取消副部级以下领导干部用车和一般公务用车”这样的力度;如公车改革“中央和国家机关在2014年底前完成,地方党政机关在2015年底前完成”这样的时间表等,这些决定几乎与民意保持一致,其进步意义不言而喻,也让公众看到了希望。 不过,必须发问的是:之前的公车改革,大多是雷声大雨点小,这次能不能实现最终目标呢?这值得追问。毕竟,之前公车改革步履维艰,源于既得利益者的阻挠,这次公车改革的力度更大,既得利益者怎可能善罢甘休?毕竟,既得利益者的“道德觉悟”,不可能一下子就提高了。而且,谁愿意自己割自己的肉呢?所以说,公车改革同样是不看广告看疗效的。 与此审视可知,网友的质疑,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从网友反馈的情况来看,他们质疑主要聚焦在两个方面,一则,以前一些公务员没有公务用车,现在却有了车补,这算不算新增的一种福利?二则,在新的境况下,会不会有人既坐车又拿“车补”,这算不算一种滥发福利? 这些担忧是很有可能的,那么公车改革在推进的过程中,便不能无视这些现实的问题,而必须将问题防患于未然,如此,公车改革才有良好的效果。而要对网友的这些焦虑进行积极的回应,一方面,自然是需要加强监管,完善制度设置,让车补的发放运行在公平的轨道上;另一方面,则是保持信息的公开透明,众所周知,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要防止车补发放在执行过程中走样变形,唯有信息的公开透明可以疏解。既加强了系统内部的监管,又欢迎系统外部的监督,车补的发放,才会更有正义性。 不过,车改最大的目的,是要贯彻执行勤俭节约的目标。简而言之,车改的终极目的,就是“省钱”,就此来说,各地应该算好经济账,以确保车改之后公车支出是减少了而不是增加了,这是最起码的底线。不然,公车改革就背离了其初衷。■龙敏飞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