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记者回访发现,30个官员财产公开试点地区中,“昙花一现”的地区多达13个。还有4个试点曾宣布启动官员财产公开,但之后无下文。查询此前的公开报道,本次记者未进行回访的近10个试点中,已有3个公示一两次后即告终止。综上,官员财产公开试点5年来,昙花一现的试点地区占比超50%。(8月18日新华网) 在预防腐败的顶层设计上,官员财产公开是预防腐败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程,曾一度被社会各界广泛寄予厚望。当初人们一致认为,此举将有效预防腐败,对腐败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从而大大降低官员腐败现象的发生,官员腐败犯罪率将跌至低谷。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初的“科学”预测并未心想事成,官员财产公开试点工作全国各地都先后出现了昙花一现的兵败如山倒的“景观”,让人感叹:“撼山易,撼‘财产公开’难”。 造成这种尴尬局面有很多原因。很多人认为,这项试点的无疾而终,关键在于这项改革触及到了领导干部的既得利益,因而阻力重重,举步维艰,最终夭折。其实,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当前官员财产公开的操作性不强。一是房地产核实起来困难。当前,房地产登记信息尚未全国联网,由于官员房产可能分布于全国各地,使得一些心理素质“好”的官员明明“狡兔三窟”,甚至更多,也敢整齐划一地申报成一套住房或者无住房,把自己装扮成一个十足的清正廉洁的好官员。二是对不如实申报财产的官员处罚难。主要是少报、漏报的官员比例大,加上财产核实起来又是难于上青天,造成财产申报假字当头,因而出现了法不责众的尴尬,有关部门只好熟视无睹,得过且过。 当然,造成官员财产公开试点昙花一现的原因除了房地产公开难以外,存款以及其他投资的公开照样是难啃的“硬骨头”。存款因银行秉承“存款自由,为储户保密”的原则而使得存款公开成了“稻草人”,而又无计可施。其他投资也因查询困难而变成形式主义泛滥的财产公开。 还有,财产少的不一定不贪,财产多的不一定贪。据不完全统计,贪官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有小三或者情人。小三或者情人那是相当惊人的高消费“产品”,贪官贪污受贿来的钱可能被她们用“吸星大法”吸得所剩无几了。加之这些贪官惯有的奢侈腐化、挥金如土的恶习与日俱增,再多的钱也无法让他们先富起来。于是,这些贪官的财产可能真的不如一般人那么殷实,难道能说他们清正廉洁吗?而另一些官员吃得苦中苦,不仅吃得简单,穿得朴素,艰苦奋斗一生,因而口攒肚落积累了让人“眼花缭乱”的财产,难道他们反而成了贪官“嫌疑犯”? 所以,对于官员财产公开试点昙花一现问题,我们要正确对待,不要把它说成很跌份的事,更不必惊诧。其实,反腐倡廉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种,官员财产公开只是其中的一项基础工程而已,更重要的是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使得官员不能贪,不敢贪,这才是反腐倡廉的人间正道。 对于领导干部,尤其要加强廉政风险防控。一要定期不定期地轮岗交流,避免形成利益“共同体”,从而加剧腐败分子最后的“疯狂”。二要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制约,避免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难,下级监督太软的现象发生。建立“副职分管、正职监管、集体领导、民主决策”的工作机制,实行一把手“三个不直接分管”原则,即一把手不直接分管财务、干部人事和工程建设项目三个方面工作。上梁正了,下梁自然就正了。 还有,只要中央既定的打“老虎”,拍“苍蝇”的反腐事业一直高歌猛进,反腐始终保持高压态势,谁还敢饮鸩止渴地贪污腐化呢? 当然,随着房地产登记系统的全国联网和房地产统一登记的完全实现,官员财产公开的社会效果也将渐入佳境。因此,官员财产公开的前途是光明的,尽管道路是曲折的。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