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毒激发灵感?只见“毁”人不倦 8个月9个人,今年的娱乐圈扫毒可谓“成绩斐然”。娱乐圈吸毒之风,是因被传播效应放大后曲解的观感,还是整个圈子里不可告人的潜规则? 盘点媒体公开报道,最早走入我们视线的吸毒明星基本都是西方明星,比如27岁吞枪的“摇滚之神”科特·柯本,自杀之前一直吸毒;上个世纪70年代享誉西方世界的乡村布鲁斯歌后贾尼斯·乔普林,因注射过量海洛因突然死亡; 拥有五座格莱美奖杯的英国女歌手艾米·怀恩豪斯,也是因吸毒过量死亡。我们所熟知的基努·里维斯也承认:年纪轻轻时,便尝遍了所有的毒品。 为什么明星喜欢吸毒?联系到西方上世纪60年代盛行的摇滚文化,反正统文化运动伴随毒品,一起成为反叛的标识。“这种亚文化某种程度上也在影响今天的亚洲。”导演张元在接受采访时曾谈到,他自己也曾是追随者。 而灵感和创作,无论在西方还是当下的国内,都是谈吸毒原因时被高密度提及的词语。1997年7月,罗琦在南京机场转机时突然毒瘾发作,她不顾一切地拦了一辆出租车,要求司机带她去买海洛因,结果被司机直接拉到了派出所,之后又被送到南京的一家戒毒所实施强制戒毒,罗琦也因之成为国内娱乐圈中第一位被公开曝光的吸毒者。罗琦说:“经圈中介绍说,吸毒能使人对音乐创作产生灵感”。 “演艺圈、文艺界、音乐界沾染毒品的确实比较多。他们有一个理论,就是搞艺术需要灵感。沾点毒品,就飘飘然,兴奋,幻想,容易激发灵感。“公安部禁毒局长刘跃进在2个月前接受采访时说。 但毒品真的能激发灵感吗?乐评人王小峰这样谈到:“毒品文化在上个世纪60年代很流行,那段光辉灿烂的欧美文化,很多是跟毒品有关的。摇滚圈是最早涉及毒品的领域,1992年,北京就有一批摇滚乐手因为吸毒被公安局拘留。但是很遗憾,中国摇滚歌手吸了这么多年,音乐没什么进步,可见它跟你吸毒没什么关系。” 以身试法的罗琦估计也悔了,“那绝对绝对是个误导。后来我自己明白这完全是错的。”张元也由衷感慨,“这个东西会使人的心变得很冷,不够温暖。实际上它就像喝酒一样,过了劲以后很难受。例如睡不着觉,感觉好像是在另外一个空间里面。人的精神变散了,你看我原来记忆力特别好,能背下一两百个电话号码。现在几个电话都记不住。” 为何多在北京?混圈子总要还 近年的国内明星涉毒案,无论是李代沫、张耀扬、张元、宁财神、何盛东、高虎、张默,还是房祖名、柯震东,还是此前的景岗山、谢东等因涉毒而在国内被抓捕的艺人,无论其来自港台地区或是内地,无一例外都是在北京“落网”。特别是今年被抓的明星中,过半都在朝阳区“栽”了。真的是巧合吗? 当然不是,这也正证明了北京这个中国文化娱乐中心的地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系禁毒教研室主任李文君表示,北京是一个文化中心,演艺资源相对集中,近期发生的明星涉毒案都是在警方正常的缉毒工作中发现的,说明北京警方近来加大了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其实并没有特别的针对性,“在北京警方的通报中,演艺人员实际上只占涉毒人员总数的0.15%。如同普通人聚会时抽烟喝酒或是唱歌一样,吸毒是少数演艺人员交往的一种手段”。 混演艺圈,关键在于混圈子,圈子在北京,人当然往北京聚,而要混圈子,少不了应酬,除吃饭唱K,吸点毒品放松放松,在演艺圈里并不意外,对生面孔来说那更是“投名状”。要想置身之外,需要不惜得罪朋友、前辈和老板的勇气,吸毒被抓的莫少聪就表示自己纯粹是为了应酬,“我以为吸完了就可以走,只得吸了两口,我真的没有主动去吸,应酬嘛”。满文军在接受采访时也谈及当初接触毒品的原因在于——改变内向的自己,结交“圈子”。 国外持何立场?多数人零容忍 专家介绍,在世界范围内,绝大多数国家,包括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都把大麻列入受控毒品名录。而且,由于现代种植技术的提高,大麻里面所含的危险成分越来越高。 虽说被抓时舆情汹涌,但吊诡的是,国内有些明星居然在“出来”后商演身价比之前还高。“二进宫”的谢东一出狱就开始唱新歌,因而有传言称谢东吸毒事件只是一场自导自演的戏,只是为了挽回低迷的人气;另一个例子是张默,首度被拘后父亲张国立、“叔叔”冯小刚等马上帮他道歉为其站台,结果《1942》没删他戏、姜文《让子弹飞》主动邀请,张默的演艺之路完全没受到影响,外界的一再容忍,依然没能阻止“二进宫”。 但在国外,艺人涉毒后,会受到行业内的严厉处罚。韩国是世界上对吸毒行为采取严厉惩罚的国家之一,艺人一旦染上毒品往往都很难重新翻身。曾因《宫》走红的演员朱智勋,就因染毒而被电影换角、电视台封杀。在美国,明星一旦被曝出吸毒丑闻,不仅名誉扫地,还会被贴上堕落的标签,演艺生涯也基本走到尽头。在日本,演艺界艺人一旦涉毒,演艺公司将与之解约。2009年酒井法子被爆吸毒,所属的经纪公司立时与她解约,已签的广告代言合约也被终止,反倒是国内活动方还邀请她来华,给了她捞金的机会。 国外对涉毒艺人的零容忍,也让中国观众反思:为什么国内明星总能若无其事轻轻松松地复出?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