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 >>评论:户籍改革回归到人口登记的制度本意

评论:户籍改革回归到人口登记的制度本意

时间:2014-07-31 16:10来源:人民网 作者:熊志
  国务院日前印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指出,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

  国务院日前印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指出,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体现户籍制度的人口登记管理功能,建立与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相适应的教育、卫生计生、就业、社保、住房、土地及人口统计制度。(新闻详见本报今日4-7版)

  于户籍改革的历史进程而言,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的建立,其破冰意义不言而喻。成型于计划经济时代的户籍制度沿袭至今,在放松人口流动、城镇落户限制等诸多方面,一直在随着人口流动的趋势作出调整,但真正全面触及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分割问题,此次下发的《意见》尚属第一次。这不仅仅是因为这种二元分割的局面由来已久,制度惯性一时难以撼动,更在于城乡差异化的户籍管理制度,长期成为其他政策、制度的基石,并与住房、消费(如购车)、教育、社会保障等利益牢牢挂钩捆绑。

  以血缘继承关系和地理位置为基础的户籍制度,由此经过了福利化的过程。一纸薄薄的户籍凭证背后,附着的往往是一个公民对于城乡地区提供公共服务的某种获取资格。人们讨论户籍制度的种种弊端,比如人户分离、异地高考之争、身份歧视、城乡差距等现象,其诉求并不是指向作为人口信息登记管理的户籍制度,而是作为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发放凭据的户籍制度。正因如此,户籍制度改革最核心的一步,也就在于解除福利与户口的绑定,让户籍制度回归其人口信息登记管理的制度本意,进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平权。

  当然,户籍制度改革深入进程可能会比想象中困难。这是因为公共服务均等化背后,对应的是福利责任在城乡之间的配置问题,或者更直接地说,是个涉及财政安排的利益问题。以户籍制度为福利发放凭证,重要原因在于当下社会管理的条块分割。在户籍之外,条块分割最直接的体现,便是医保和养老保险无法实现全面统筹。这种条块分割深层次对应着中国社会地域发展不均衡的格局。因为不均衡,不同地区以及城乡之间,在福利责任的分担上无法站在同一起跑线。所以,户籍改革推进到当下,走得最远的也是采取居住证积分入户制度而不是全面放开,积分意味着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它是对福利供给的一种兑换。

  不过户籍改革所要面对的利益平衡的难题,更需要正视而不是畏惧。从人性化的角度而言,那些进城民工在城市消费、纳税,并且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没有理由在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上享受低于市民的次等待遇,饱受人户分离的政策之苦。在这个意义上,户籍改革在迈出了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区分的实质性一步以后,必须拿出更大的勇气和决心,建立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利益平衡补偿机制,并通过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的配套改革,让户籍制度真正回归人口登记、社会管理的本意。□熊志(武汉 自由撰稿人)

(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好歌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6-04-11 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