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后评 俞夫 内蒙古呼和浩特取消限购引发的社会热议尚未平息,山东济南等多个城市最近又相继传来要取消限购的消息。尽管济南并未直接以政府文件的形式进行发布,而是由网民传阅政府部门相关报批取消限购的文件来放出口风,仍然引来一些负面议论。地方政府的举动,体现出在酝酿取消楼市限购政策方面的审慎;而纷纭的言论声中,则透出民众复杂的内心纠结。 政府的审慎与民意的纠结,很大程度上源于很多人将楼市限购与道德问题进行捆绑。不少地方的房价经过多年飙升以后,远远超出了包括工薪阶层在内的广大普通群众的购买能力。在人人都想买房的强大欲望推动下,“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成为社会呼声。在此背景下,政府任何打压房价的手段都被视为政治正确,对于此前不少地方已经实施的限购也就被视为理所应当。 如今,一些地方如果要取消限购,就可能犯忤逆民意、违背民众道德期许的忌讳。这种内在逻辑与心理动因,正是很多地方继当初实施限购时难堪之后,如今再次在限购取不取消问题上需要重新面对的新的难堪。 应该看到,楼市限购只是特殊时期的一种非正常举动。正如一些经济学家所指出的,楼市的发展从根本上讲应该遵循市场规律,其调节方法也需要更多地采用经济手段,行政手段通常只能作为短期的调节手段临时使用,不宜过多使用,更不能长期使用。 必须理性地看到,如今全国很多地方的市场环境,已经与当初出台楼市限购政策时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仍以济南为例,济南楼市上半年合计签约住宅量只有2万余套,比2013年同期下降33%,而可售新房套数却上涨了1万套。其中5月份,济南的新房、二手房成交量出现了两年内的首次双双下跌。 这一现象在北京也得到了印证:2014年上半年,北京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成交23000多套,同比下降46.9%,成交量几近腰斩。房屋库存高企、成交量低迷的现象,在全国不少地方都开始显现。在中国经济总体下行压力较大、稳增长成为重要任务的大背景下,房地产市场的这种状况令很多人感到担忧。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很可能影响到房地产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甚至引发更多经济风险。 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的衰退还会影响到数十个相关上下游行业的发展,影响到庞大的就业人群,影响到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在我国很多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较大,如果房地产市场萎靡甚至倒退,不但可能使政府主导的很多民生项目诸如棚户区改造、保障房建设等无法正常运作,就是政府自身的正常运转也可能受到影响,这显然不是理性的人们所希望看到的。 为此,更加理性地审视非正常时期的楼市限购政策,把捆绑到政府房地产调控举措特别是限购政策上面的道德枷锁拿下来,是让政府在房地产调控方面有更多回旋余地的重要前提。允许地方政府根据当地发展实际,适时调整房地产调控相关政策,包括在时机成熟时取消限购,使房地产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相适应,让房地产市场更多地遵循市场规律去发展,理应成为全社会的理性选择。 其实,不只是房地产调控,面对任何一项公共管理政策同样需要摒弃那种动辄就贴道德标签的思维。比如北京正在推进的公共交通价格调整,并非如一些人在网络上所声称的那样,是政府不再关心穷人的出行问题而要强行涨价。中低收入群体的出行问题当然不能忽视,但政府的财政实力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也摆在那里,不管我们正视还是忽视,它都在那里。 在越来越成熟的市场经济社会里,不仅领导干部需要多些经济学思维,我们在评价公共管理政策等问题时,同样需要多一些经济学的理性思维,少一些先入为主的道德评价。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