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网站27日发布数据显示,2013年,国家统计局在一套表联网直报单位范围内对不同岗位的工资情况进行了调查,涉及16个行业门类的87万家法人单位。调查单位的就业人员按岗位分为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5类。调查数据显示,全部调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45676元。(《新华网》5月27日) 从数据统计来讲,与往年相比,今年的亮点不少。比如,首次发布不同岗位平均工资数据;再如,统计的范围更广,细化项目更多,分区域、分行业、分登记类型等等。但许多人仍在吐槽“被增长”“被平均”,这是为什么? 统计学告诉人们,平均数并非代表大多数。个体指标的差距越小,才能越充分显示平均数的代表性,相反,个体指标的差距越大,平均数的代表性就越小。如果我们把平均数当成大多数,就会使人们错误地估计形势,只看到职工工资逐年增高,却看不到工资收入远在平均水平之下的众多人的状况。 根据此次统计数据,处于平均水平之下的有:居民服务、修理、制造业、建筑业,而高居“平均”之上的有:电力、热力、燃气、水的生产和供应等行业,而这些企业大都是垄断行业;国企远高私企,且私企员工的工资也远远在工资“平均线”以下;单位负责人等工资远高于平均线以上,而商业、服务业人员平均工资最低,都在“平均数”以下,甚至远离平均数。 让人忧虑不安的是,由于把平均数当成大多数,许多地方的领导就从平均数来考虑问题、做出决策,影响制度安排和日常行政行为,甚至片面地认为,就业人员工资提高了,在医疗、住房等方面的支出与消费,就应按照平均数的水平来做出计划和安排。殊不知此举只能加重就业人员的经济负担,使他们继续过紧日子。 就统计学来讲,要想保证“平均统计”更接近于现实,起码满足一个前提条件:被统计的对象之间,收入差距不能过大,太过悬殊,否则,一个亿万富翁和一群“穷光蛋”“平均”,除了“数字”亮丽外,对社会无一益处,只能掩盖社会矛盾,影响政府决策。(吴睿鸫)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