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X项目建与不建频频引发风波。在人们争论不休之时,网上又掀起了一场激烈的“词条拉锯战”。近日,一些网友在百度词条上将PX毒性由“低毒”修改为“剧毒”,此举引发了近十位清华大学化工系学生的坚决反对。6天内,词条被双方反复修改达36次,最终被锁定在“低毒化合物”这一科学描述上。 PX究竟是“剧毒”还是“低毒”,这是属于科学范畴的问题,理应在专业标准之下探讨。在这场“拉锯战”中,清华学子以专业主义精神挺身说明PX的真实情况,体现出捍卫科学的责任担当,着实该为之点赞。然而反过来看,网络词条暴露出的不严谨却令人担忧。在“一搜便知天下事”的网络时代,网络词条承担着答疑释惑的重要功能,“人人可编辑”固然吸引更多人为之献计出力,但如果任何人都能凭借自己的一知半解来给科学术语作解释,门外汉都能给专业概念贴标签,不仅显得太过业余,危害性亦不可小觑。加之网络媒体惯常的那句“本网站对其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卸责表态,网络信息失真风险大大增加,谬种流传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PX项目被妖魔化、污名化存在信息误导因素,也不应忽视环保焦虑这一社会心理背景。老百姓对PX的忧惧,很大程度上源于对工业项目特别是重化工项目安全性的信心不足。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在上马重化工项目时,防污治污工作往往很不到位,环境考核问责制度亦显得疲弱。粗放式的发展换来了金山银山,却牺牲了绿水青山,积累下来的环境问题已经进入高强度频发阶段。正因为如此,老百姓习惯于对重化工项目进行“有罪推定”,使PX等项目陷入“政府上马—民众抵制—官民博弈—被迫关停”的怪圈。说到底,“逢化必反”的尴尬不在于毒性本身,而在于老百姓对环保力度的担忧。 对重化工项目的环评工作必须严格要求,但并不意味着走向极端、因噎废食,而应秉持科学精神还原真相。实际上,类似PX等重化工项目,是国计民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然而,我国却深陷“产能不足,依赖进口”的尴尬,PX自给率不足五成,远远无法满足需求,不断上扬的进口量和进口价格已经对下游相关产业形成巨大威胁。近几年来,国内PX一类的化工项目发展举步维艰,但国外类似项目却在“大干快上”,抢占市场先机。此消彼长之中,我国产品竞争优势大打折扣,在原材料上受制于人。没有观念上的科学认识,就没有经济上的健康发展。化解“谈化色变”的难题,还需在众声喧哗中回归科学与理性。 应该看到,科学共识的达成有赖于正确的舆论引导。身处“环境敏感期”,越来越多的科学名词渐渐成为人们宣泄不满情绪的对象,承受着无端的指责、谩骂乃至攻击。本该为人崇尚的科学沦为千夫所指的靶心,说到底,还是缺乏客观传播信息和正向引导舆论的平台。化解这份尴尬还需媒体再加把劲。一方面,化被动应对为主动引导,坚持以科学精神纾解极端情绪;一方面,化单向传播为交流互动,坚持以权威声音回应社会关切。相信有了媒体的正确解读与积极疏导,科学的传播终会回归理性的轨道。(崔文佳)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