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采用或考虑采取限行限购措施,就更应当引发人们全面审视限行限购。与简单的限令相比,市场化的调控手段或许能够发挥更长远的作用。 杭州“突袭”式发布汽车限购令,影响的并不只是这一座城市,人们似乎可以从中看到一种趋势——汽车限购限行日益成为大城市治污治堵的“标准动作”。早在北京成为首个实施汽车限购限行的城市之初,质疑声就从未停过。即便不考虑政策“突袭”有无程序瑕疵,这种看似立竿见影的做法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已经足以引起人们的警惕了。 从短期来看,汽车限购限行对城市治堵效果明显,但这并非长远之计。现在是每个工作日从10个尾号选出两个限行,从逻辑上讲,高峰时段可减少20%的车辆上路。简单易行不说,见效也相当快,这或许正是该措施能在不同的城市“落地开花”的原因。但与之配套的限购,只是减缓了增速,随着时间的推移,汽车保有量仍在不断增加,如果完善城市交通的速度赶不上来,拥堵的旧病必然复发。到那时,不但限行无济于事,还会有大量的机动车因为受限在车库里“睡大觉”,造成新的浪费。 而且,为了政策真正起效,凡是汽车限购的城市必然要对外地牌照汽车限行,如果这种思路蔓延下去,越来越多的城市也推行类似政策,城市间原本完整的路网被各种限行分解,建立统一市场只会难上加难。现在很多地方都在规划“一体化战略”或是“城市圈建设”,如果连最基本的交通都无法互联的话,其它更无从谈起——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尽管河北省信心满满地发布了关于京津冀一体化的“河北思路”,但在工作日高峰时段,悬挂河北牌照的车既进不了北京也进不了天津,就遇到了一体化的“路障”。 汽车引发的城市病,确实应当医治,但采用什么药方,还需更谨慎探讨、科学决策。要知道,限制外地车辆进入的举措,往往是只管自己的利益不顾整体利益;而把限购限行当成灵丹妙药,也是一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短视行为;一说到治污治堵,就立马“有样学样”地限购限行,更有懒政之嫌。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采用或考虑采取类似措施,就更应当引发人们全面审视限行限购。与简单的限令相比,市场化的调控手段或许能够发挥更长远的作用。 事实上,很多人选择购车,本身就是权衡利弊之后的一种市场行为,破解道路拥堵等问题,也可以运用同样的思路。当乘坐公交车、地铁等越来越舒适、越来越便利,自行车也无需在车流中艰难前行,再考虑到燃油税、拥堵费等经济成本,还会有多少人选择开着私家车走上拥堵的城市道路呢?(本报评论员 娄士强)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