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 >>评论:完善信息公开制度消除滋生谣言的温床

评论:完善信息公开制度消除滋生谣言的温床

时间:2014-03-10 17:05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周欢
每次大事件一发生,五花八门的谣言就会随之而来。回顾近期,在公众关切的热点事件上,惠州也出现过多起被广泛传播的谣言。

  每次大事件一发生,五花八门的谣言就会随之而来。回顾近期,在公众关切的热点事件上,惠州也出现过多起被广泛传播的谣言。一则是在上周,声称“两名暴力恐怖分子来到惠州”,而实际上是两名来自天津的游客,只因问了句:“哪个地方最热闹?”结果经人添油加醋,导致谣言产生。另一则出现于上月底,称“一名惠州医生死于H7N9,参与抢救的医生已被隔离。”其实为网民东拼西凑、瞎编乱造。在这两起事件中,惠州官方经调查后及时给予澄清,网名也为政府迅速地回应点赞。

  谣言之所以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互联网上“遍地开花”,除了因为少数网民为吸引眼球或博得同情而编造虚假信息之外,也与公众无意中充当了谣言“二传手”有关。正如传播学者克罗斯所提出的谣言公式认为,谣言=事件重要性×事件模糊性÷公众批判能力。这说明,谣言能否广泛传播,既取决于真实信息的公开透明程度,也受制于公众的判断力。

  树欲静而风不止,很多时候,谣言之所以比真相传播得更迅速、更广泛,一方面是因为谣言中所说的相关事件是公众所普遍关心关注的,另一方面由于它出现在信息比较模糊缺失的语境下,切中和迎合了公众的某种不安的心理,包括对信息知情的渴求、对自身境况的焦虑、对外部环境的担忧等。例如,在昆明的暴力恐怖案件发生后,人们对自己所在城市是否安全存在不确定性,官方也还没给出确切说法,“应运而生”的小道消息就有了市场需求,结果一句“哪个地方最热闹?”引发敏感人士过度联想。加之受制于主客观条件,辨别判断能力有限的公众在“宁可信其有”的心态作祟下,随手转发甚至胡乱演绎,遂纵容了谣言的传播。

  当然,谣言的扩散与媒介环境、社会生态也不乏关联。在当今的媒体时代,微博、微信等网络传播媒介的普及使“人人都有麦克风”逐渐成为现实。随着信息流加速,众声喧哗、泥沙俱下的现象难免存在。如果把谣言比喻为船只,那么媒介则为流动的河水,媒介技术越发达,谣言流动得就越快越广。而社会的透明度、政府的公信力越高,谣言滋生的土壤也就越少。这也是为何国内学者把谣言公式扩充为:流言速率=事件重要性×状况模糊性×技术先进性÷权威公信力÷公民判断力。

  谣言止于智者,让“不明真相的群众”提升明辨是非的能力固然是防止谣言扩散的一个办法,但要求所有人对所转发的信息进行逐一核实和甄别,显然并不切合实际。与其说谣言终结于那些“雪亮的眼睛”,还不如说谣言止于行之有效的信息公开制度。从某种程度来说,谣言其实并不那么可怕,更可怕的是民众偏听偏信以及政府权威信息缺位。虽然当今谣言传播速度加快,但谣言的消解也能同样提速,只要信息公开及时,传言几分钟后被证伪也不是不可能。真相不“躲猫猫”,民众才不会乱吐槽。所幸的是,在这两起谣言事件中,惠州的政府部门紧急行动,将真相公之于众,才避免了不必要的恐慌。

  然而,从另一角度而言,辟谣毕竟只是权宜之计,预防谣言才是长久之道。毋庸讳言,辟谣行动治标不治本,这个谣言被制止了,下个谣言还可能冒出来,按下葫芦浮起瓢,易使相关部门疲于应对。要从源头上治理和杜绝谣言,就必须铲除滋生谣言的温床。公开事实是击穿谣言的最佳利器,对政府部门自身来讲,提高公信力、强化透明度不失为一个重要抓手。对于公众关切的问题,应不回避、不闪躲,借助新闻媒体、微博、微信等信息传播渠道,主动披露通报,实时互动回应。大道畅通,谣言赖以生存的土壤才会减少养分,“路边社”消息才不至于满天飞。衷心希望看到,我们所处城市的政府部门以最近几起谣言为契机总结经验教训,以便今后做得更好。(周欢)

(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好歌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6-04-11 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