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评论:地方小吃或无须跟风"申遗" 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迫切性其实并不见得如此之高,针对这种来自底层的草根美食,如何保证其健康安全的品质,才是当务之急。 美食申遗是否有必要?从民俗文化保护的角度而言,或许有一定的必要性,不过如果要通过这个形式,想要从中挖掘更多的商业价值,或是利用其打造所谓的美食名城,或是美食街之类,我以为毫无必要。上个月,武汉热干面申遗工作有了进展,正式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发扬光大制面技术,深挖其背后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热干面作为武汉的著名小吃之一,闻名遐迩,而它较为简便的操作方法也让其复制性极高,即便在武汉千里开外的地方,同样能见到卖热干面的移动摊位,味道相差无几。 美食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例不少,确切而言是制作技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贵州茅台酿酒、六必居酱菜、涪陵榨菜、绍兴黄酒等,制作技艺均列入名录。我们所熟知的广式月饼,作为广东民间传统应节食品,也被列入其中。类似月饼这种独具地方特色的制作技艺在名录中不在少数,又如烤鸭技艺、金华火腿,根据相应的保护规定,这些食物的制作也应当按照传统的做法。如金华火腿的加工工序就分为整修、腌制、洗晒、整形、发酵、堆叠、分级等80多道工序,历时10个月。同样,月饼的制作过程也有其工业化生产的程序,尽管口味的确在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而实际上技艺却未见有大的改善。 “还有谁真的爱吃月饼吗?”就连地地道道的老广,对于高糖高热量的月饼也表示越来越缺乏兴致,至少它不太符合现在的健康饮食理念,而它的商业和社会价值往往比食用价值更高。 还有一些地方特色食物和旅游项目挂钩,它们已经不纯然是简单的美食,比如沙县小吃,则被认作是福建名小吃、驰名商标,在沙县小吃成为旅游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沙县小吃城同时满足吃和购两大旅游要素。 不过当食物的功能已经不再如此纯粹,不再只为满足人们味蕾需求时,最初的味道也将随之而改变。热干面申遗饱受争议,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人们担心在这个过程中,热干面在商业操作下风味尽失,在名誉包袱下,不再简单淳朴,所剩寥寥的只是一种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烹饪方法而已。 在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中,美食的确是一个重要的载体,不过而今它被赋予的使命似乎超负荷了。笔者一直坚持认为,那些被时代抛弃、被历史遗忘的食物,必定是不合时宜的,或者已经遭淘汰的,有些因为食材稀缺而做不出来,因制作工序繁复而无须再做,或者因不符健康饮食理念的,纷纷淡出市场,实则无可厚非,亦无须追溯。 而那些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迫切性其实并不见得如此之高,针对这种来自底层的草根美食,如何保证其健康安全的品质,才是当务之急。 周人果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