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 >>评论员:院士是否造假学术界别失声

评论员:院士是否造假学术界别失声

时间:2014-01-08 14:08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黄叶实
 院士联名要求除名学术不端院士,乃是对学术尊严的捍卫,体现的是一种清理门户的自觉。   王正敏学术不端事件正在发酵。自去年下半年被举报论文抄袭,各方争吵至今,未有定论。近日,央视记者采访显示,王正敏研发团队核心成员证实,其自主研发的人工耳

  原标题:评论员:院士是否造假学术界别失声

  院士联名要求除名学术不端院士,乃是对学术尊严的捍卫,体现的是一种清理门户的自觉。

  王正敏学术不端事件正在发酵。自去年下半年被举报论文抄袭,各方争吵至今,未有定论。近日,央视记者采访显示,王正敏研发团队核心成员证实,其自主研发的人工耳蜗系高比例仿制而成,国外技术成分高达65%。沸沸扬扬中,又传出一个重磅消息,当初多名王正敏院士推荐人,联名要求对其除名。

  尽管中科院表示,对于涉及王正敏院士的相关调查目前正在进行中。显然,中科院的院士坐不住了。四名写联名信的院士,在联名信中列举了王正敏涉嫌论文造假的内容,一是他将个人专著《耳显微外科》中的大部分内容拆为14篇文章,分别放在他自己主编的《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上发表,这些属于“假论文”。二是他把非研究性的一般性文章(43篇),冒充正式研究论文放入院士申报材料中。这样的造假行为,对于学人来说是一种耻辱,对于同为院士的学人来说,同样需有“耻感”。

  参与写联名信的刘新垣院士说,选院士哪怕一篇论文有一点瑕疵都不行,同时,他承认是审查不严,当时推荐王正敏是错误的。从这样的表达中,我们倒是多出一份欣慰和欣喜,让我们看到学术界的苛严与恪守,有他们的存在学术就有前途。

  院士联名要求除名学术不端院士,这在正式调查结论还没作出之前,耐人寻味。是耻感让他们感觉到不能与这类人为伍,也是耻感推动他们有责任向院方提出诉求。这种精神乃是对学术尊严的捍卫,体现的是一种清理门户的自觉。

  任何一个行业,学术界也好,其他行业也罢,都总是有害群之马。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自觉,甚至对学术不端、道德败坏者纵容、姑息,觉得没什么大不了。如果说一个人的堕落,只能说明他个人的沦陷,那么在他的丑闻公之于众后,他所在的群体失声,上级主管部门睁只眼闭只眼,那就将是这个群体的沦陷,乃至整个行业的沦陷。

  四名院士联名要求更正“错误”,让我们看到了可贵的学术自觉与知耻,和对学术尊严的捍卫。这种捍卫,本身就是一种进步的力量,它会使那些包庇者无地自容。而在各方沉默时,它会推动事件向积极的方向转化。知耻而后勇,做人如此,学术亦如此,一家一国何尝不是如此?

  本报特约评论员黄叶实

(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好歌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6-04-11 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