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 >>惠民政策不能只是口惠

惠民政策不能只是口惠

时间:2013-08-30 14:35来源:燕赵晚报 作者:袁浩
原标题:惠民政策不能只是口惠 近日,教育部新拟定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公开征询意见,人社部发布的《劳务派遣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规定临时工占比不超过10%。联想到实际生活中类似规定出台过多次却一次次形同虚设,人们难免会发出新规虽好、落实不易的感

  原标题:惠民政策不能只是口惠

  近日,教育部新拟定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公开征询意见,人社部发布的《劳务派遣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规定“临时工”占比不超过10%。联想到实际生活中类似规定出台过多次却一次次形同虚设,人们难免会发出“新规虽好、落实不易”的感叹。记者进一步梳理发现,近年来难以落地的僵尸条文往往事关民生,从“工作冲前头、工资拿零头,同工不同酬”到“回家看看虽入法,父母仍难盼儿归”,一些法规虽初衷良好,旨在惠及民生,但却因操作困难、脱离实际、执行不力等诸多原因而备受争议。(8月29日新华网)

  “民生”二字近年来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分外响亮的主题词,党和政府密集出台了很多民生政策,各级媒体也不断推出各种民生话题,广大老百姓更是强烈关注民生热点问题,这种现象是前所未有的。但现实当中,很多惠民政策法规在执行时却走了样,口惠而实不至,沦为僵尸条文。毫不客气地说,如果惠民政策口惠而实不至,必定会放大群众的不满情绪,腐蚀政策制定者的公信力,这样的政策比不制定该政策更伤害民心,更能激起民众情绪,它只会冷冰冰地挡住满怀希望而来的弱势群体,与惠民政策的初衷不符。此种现象令人忧虑,更值得深思。

  惠民政策不能只是口惠。惠民政策,不仅要看制定了什么样的文件,而是要看执行力,要看真正的实惠让百姓得到了多少,而且是对于这些问题的落实情况如何。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惠民政策在执行时走样呢?笔者以为,最根本原因还在于有些干部政绩观出了问题。不是真心想为群众办事,而是琢磨怎么弄虚作假、投机取巧,从表面上完成上级任务。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有关部门监管不到位,考核时只注重数字,不注重实际效果,不是以群众是否满意为衡量标准。没有落实惠民政策的动力,又没有相应的约束惩戒机制,必然使许多惠民的政策法规成为制度花瓶,沦为纸上谈兵的稻草人。

  一项项惠民政策关系到国民尊严、幸福感,关系到国家与社会的和谐稳定甚至长治久安。要让惠民政策真正成为老百姓看得见的实惠,关键要在强化政策的执行力上下功夫。如果执行不到位,再好的政策也只能是画上的饼——好看不充饥,甚至还可能损害群众利益。要提高执行力,首先,干部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真正把人民群众放在心里。在深入、理解惠民政策意义的基础上,坚定、自觉地执行,结合当地实际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其次,要加强对干部执行的监督。一些干部在执行的时候弄虚作假,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监督不到位,使他们有了可乘之机。第三,加大考核力度。上级在考核的时候不能只看表面,而是要看执行效果,看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第四,加大问责力度。对群众不满意的,执行走样导致损害群众利益的予以严格问责,以此提高干部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使他们在执行的时候不敢懈怠。

(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辛鑫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3-09-17 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