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 >>新京报:“匿名评审”如何实现

新京报:“匿名评审”如何实现

时间:2013-06-08 11:26来源:新京报 作者:陈平原
香港及台湾的大学,在评鉴教授、晋升职称方面,追随欧美学界,只问合不合格,没有名额的限制。而内地大学的晋升职称,全都采用名额制——由学校人事部(处)下达指标,院系评审为主,外审只是走走形式。

  ■ 大学小言

  香港及台湾的大学,在评鉴教授、晋升职称方面,追随欧美学界,只问合不合格,没有名额的限制。而内地大学的晋升职称,全都采用名额制——由学校人事部(处)下达指标,院系评审为主,外审只是走走形式。

  到香港教书,才知道什么叫“会多”——中文系的会、文学院的会、大学的会,层出不穷。好在我是双聘教授,半年不在香港,学校一级的各种委员会我不参加。为了表示尊重,文学院及学校按规定不断给我寄送各种资料及文件,且再三提醒:你有知晓权与投票权。面对此“文牍主义”,说实话,我不太适应。可转念一想,作为教授,大事小事你都得参与讨论,这不就是“学术民主”吗?你不能只要“权力”不讲“义务”,也不能只管“大事”不管“小事”(因大小有时很难分辨)。讲座教授是系里各个委员会的当然委员,因此,同一件事,在不同的委员会讨论,我得听好几遍。

  开始工作不久,系主任找我,说办公室反映,我研究室的垃圾桶里有好多学校发下来的文件,这些文件不能随便丢,要用专门的袋子装起来,由她们送去粉碎。我心里想,这人文学的教授,能有什么机密可言,值得如此大惊小怪?直到发生了一件事情,我才明白这“繁琐规定”蕴含的深意。

  中文系某先生申请晋升正教授没通过,非常气愤,于是到处告状(甚至告到了立法会)。但没有用,学校一点不妥协,只给他看评审意见,不告诉他评审人。大概是实在憋不住了,某先生先送我一堆材料,再跑来当面责问:是不是你评的,为什么给我那么低的分数。此君教学认真,成果也不少,可惜著述略嫌芜杂,我一看材料就明白他为什么没过。帮着分析了“症结所在”,然后提醒他:学校不允许四处打听评审人。事后想想,这事在北大不会发生。因为我们的“匿名评审”基本失效。不管是院系学术委员会讨论,还是学校领导会议,全都是“没有不透风的墙”。当事人很容易了解到,谁在会上说他的坏话。曾为外校审查博士导师资格,因持否定意见,大大得罪了对方。至于教育部邀请做重大项目或学术奖励的评委,通知还没到,当事人已经找上门来,拜托你“高抬贵手”了。

  香港中文大学教员晋升职称的评审材料,不请本地学者看,全部外送,偶尔会请大陆或台湾的学者,但主要是欧美或日本学界。而且,整个操作由学校负责,院系只提参考意见。这当然也会有问题,如果专业很偏,可请的外国学者很少,评审意见不一定准确。但大部分情况下,倘若申请人水平够,还是能得到公正评价的。至于系主任因个人好恶,在程序设计上给你使绊子,不是完全没可能,但比起内地的大学,港校的人事关系还是简单得多。这与决定你“生死存亡”的学术评鉴,是送到外地的学术机构及个人来完成,有很大关系。

  香港及台湾的大学,在评鉴教授、晋升职称方面,追随欧美学界,只问合不合格,没有名额的限制。而内地大学的晋升职称,全都采用名额制——由学校人事部(处)下达指标,院系评审为主,外审只是走走形式。送上来的,偶尔也会被卡;但闯不过院系这一关的,绝对没有希望。这你就能理解,为什么对于中国大学的教员来说,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格外重要。我在《“另一种大学”的启示》(《明报月刊》2013年5月号)中,谈及此名额制的弊端,但承认北大若想改革,必须满足以下三个前提:“第一,确实希望提拔优秀人才,而不是走过场;第二,相信学界的公信力;第三,建立很好的保密制度。”(11)

  □陈平原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

(编辑:红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