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尊重科学、崇尚理性的时代,公众不仅看官员是否敢于“下口”,更要看到吃鸡安全的具体科学依据和相关数据。 作者:梁江涛 “今天中午吃鸡。”湖南省畜牧水产局机关食堂厨师金党生4月17日忙了一个上午,整了一桌菜。核心原材料为辣椒炒鸡、油炸鸡腿、油炸鸡翅、鸡杂,还有咸鸭蛋,老鸭汤。正常上班期间,机关大院内150名左右干部职工在此用餐。(4月18日人民网) 一顿吃了30只鸡,全部来自家禽批发市场。湖南省畜牧水产局食堂的这场“鸡宴”,折射了家禽养殖业正面临着一场危机。对局长吃鸡,公众并不觉得新鲜。每每遇到公共卫生或环保事件,就会有官员不是高调吃猪肉、吃咸鸭蛋,就是在污染现场舀碗水仰脖而喝。公众都能读懂官员危难时刻“献肠胃”的良苦用心,但更需看到职能部门“闻鸡”起舞。 随着H7N9禽流感疫情的扩散,家禽行业如履薄冰。一些已有病例的大城市应对举措之一就是关闭活禽交易市场。甚至在南京出现了城管参与的“全城杀鸡”,市民“挥泪斩鸡”。没有发现疫情的地方也竞相效仿,市场难觅鸡鸭踪影,餐饮业更是谈“鸡”色变。面对当下现实,要让百姓吃鸡,何其难也!显而易见,政府的重大防控措施与“局长吃鸡”的感性行动所呈现出来的信息,极不对称。 更重要的,在一个尊重科学、崇尚理性的时代,公众不仅看官员是否敢于“下口”,更要看到吃鸡安全的具体科学依据和相关数据。不错,高温煮熟能灭杀禽流感病毒,但谁能保证鸡肉在烹饪之前不受感染呢? 在防治禽流感的战役中,最新的科研成果最能给公众带来安全感。比如江苏已可在3小时内就能“揪”出禽流感病毒。而相比于实验室里的科学细致、争分夺秒,面向全社会的防控措施却显得简单粗放,甚至出现了自相矛盾的逻辑悖论。也包括重塑消费者信心、拯救家禽业,不仅需要农业、财政、信贷等多部门一起用力,更需要将工作做细、做实,而非例行公事,蜻蜓点水,甚或寄希望于危“鸡”公关。 如果畜牧等职能部门能将禽类从养殖场到菜市场直到餐桌上各个环节严格监管的措施和手段,以及每个环节都安全的检测数据及时告知民众,再辅之以发布禽流感动态信息与防控效果,让消费者像局长一样吃鸡就指日可待。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