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4月8日电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一名成绩出众的美国高中生,在《华尔街日报》撰文指因没多上兴趣班而被名校拒诸门外,嘲讽现时过分追求课外活动的心态。香港的学童何尝不也为此叫苦?为赢在起跑线上,连兴趣班也要增加,还有乐趣可言吗? 《华尔街日报》上月底刊登《给不取录我的大学的信》一文,惹起热烈回响!撰文者为美国女生韦斯(SuzyLeeWeiss),她成绩优异,曾在参议院做实习生,惜今年报考多间知名大学均不获取录。 女生控诉成绩佳却不获取录 她指出,大学一方面叫学生“做自己就可以”,但又要求需有大量课外活动、要当学生领袖及良好成绩等,自嘲败于没有虎妈,以及没有为刚果黑猩猩筹款或与非洲小孩合照等,否则应可有助获名校垂青。 文章讽刺名校收生时过分看重课外活动,网上热烈讨论,有网民反驳名校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有何不妥?也有人指不少学生做慈善活动时也付出真心。 虽然韦斯控诉的是美国教育制度,但对于参加课外活动的本意是否已变质的诉控,对香港来说,是否也熟口熟面?香港学童何尝不也为此叫苦? 曾几何时,香港学校升学收生重视学术成绩,但之后逐渐认为“死读书”心态要不得,加上学校的收生自主权愈来愈大,例如中学的自行收生名额增至30%、直资学校可自由收生等,学校在挑选学生时,开始看重课外活动、奖项等。去年曾有团体统计,全港96%中学把课外活动作为收生标准之一,平均分数比例17%,有中学更高达40%。 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不是一味读书,出发点是好,但当课外活动的地位被提升后,结果,除了学业成绩之外,连参加多少兴趣班、赢多少奖项、手上有多少证书等等,却成为学童的另一条起跑线。 2011年一项调查显示,香港88%受访家长会安排子女参加至少1项课外活动,比率是三地(中国内地、香港、台湾)之冠。而同年另一调查发现,22%小学生的课外活动达到7项或以上,26%受访家庭每月须花费6,000至8,000元在课外活动。 有名校中学校长更曾指,接获的申请者中,逾80%有8级钢琴,有学校要求学生至少懂一种乐器,而钢琴是不计算在内,因已成为基本要求,于是学竖琴、大提琴或更冷门乐器已见怪不怪。 另类“履历表”京废入学评核 既然是另一条起跑线,当然也要早起步。幼儿园的学生已开始参加欧洲游学团、参加国际英语考试,好让自小开始建立一份亮丽“履历表”。结果剑桥小学英语考试于2011年更改制度,表明不接受5岁以下的香港考生,避免家长拔苗助长,令香港成为该试全球唯一设年龄下限的地区。 小学生升中的个人档案,随时比成人见工的履历表还要长及详细,父母安排小学生参加各式各样课外活动、比赛及测试,原来目的是为培养兴趣的课外活动或兴趣班,若过分催谷,会否反而“谋杀”了孩子的兴趣? 课外活动愈多,就愈可打动学校垂青?是否一厢情愿的想法?资助小学校长会副主席张勇邦指出,这是家长的主观看法,他强调,其实大部分学校看重的主要还是成绩。 他指,有些升中学生的个人档案如电话簿般厚,学校怎会看得完?而且太多课外活动会增加学生压力,建议家长可安排初小学生多参加课外活动,找出自己所长及兴趣,至高小便应集中发展一、两个强项,培养为终生兴趣。 愈来愈重视课外活动的后果,近年也有指此令基层学童输在起跑线,上周有团体向政府提出为综援学童增设每月200元(港币,下同)的课外活动津贴。本来课外活动是因应家庭条件及个人兴趣的抉择,将之变成另一战线,对没能力一群造成压力,付得起钞票的,也要面对折腾,是否大家乐见? 北京市政府今年2月宣布,实施8项减轻学生负担的新措施,其中1项便是禁止初中学校收生时,以竞赛、奖励或证书作为入学依据,究竟是令家长孩子松一口气?仍有待时间观察。 香港的孩子向来忙个不停,又要读好书,又要十八般武艺,起跑线愈来愈多,这是现实,但能否也尽量让他们多点笑容地跑呢?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