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网 - 关注中外最新动态!

更多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百花错拳独步江湖:金庸怎样改变了武侠

百花错拳独步江湖:金庸怎样改变了武侠

时间:2015-02-10 10:36来源:凤凰网 作者:陈墨
2015年2月8日是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开笔60周年纪念。


  2015年2月8日是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开笔60周年纪念。1955年,金庸开始连载他的第一部武侠长篇《书剑恩仇录》,从此开启了新派武侠时代。著名金学研究专家陈墨撰文宏论金庸武侠魅力,独家授权凤凰文化,以飨读者。陈墨先生认为,金庸在第一部武侠作品中创新了一套“百花错拳”,这种文艺的武功不仅成为日后金庸小说武功设计的典范模式,也是金庸创作本身的最好概括。金庸改变了武侠小说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其独特的艺术总结起来可为:成人的童话,革新的类型,变化的模式,文艺的武功,个性的侠义,迷离的情感,寓言的传奇,仿真的虚构,风雅的通俗,反省的乡愁,现代的传统。

  新派武侠是一套文艺的武功

  1955年2月8日,金庸小说《书剑恩仇录》开始在香港《新晚报》上连载,至今已届60年,值得纪念。《书剑恩仇录》与梁羽生此前发表的《龙虎斗京华》(1954年1月20日至8月1日在《新晚报》连载)及《草莽龙蛇传》共同标志着香港武侠小说新时代的开始,梁、金小说被称为“新派武侠”。

  20世纪50年代的香港,正处于社会和文化变迁中。其原因,一是随着香港本土新生世代的成长,其教育程度普遍有所提高;二是从抗日战争开始至新中国建立之初,因避战乱,大量人口涌入香港,改变了香港的人口结构;三是随着两岸隔绝,香港成了两岸政权都十分重视的桥头堡及竞争地。大量财富涌入香港,也在逐渐改变香港的经济结构,进而改变香港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趣味。

  在梁羽生和金庸小说发表之前,香港报纸也连载武侠小说,不过影响有限,且渐趋末路。原因包括:旧武侠大多是粤语方言,发表在粤语报纸上;它们的写作主题大多是地方武林恩怨、私家情仇;其主人公如黄飞鸿--那时候黄飞鸿远没有后来那么出名--等,也多是广东好汉;旧小说的写作方法也相对老套,缺少变化,与新世代的审美娱乐需求逐渐脱节。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胡鹏导演、关德兴主演的《黄飞鸿》系列粤语电影不断推出,吸引了大量武侠爱好者。

  梁羽生、金庸的新派武侠一出现就大受欢迎,进而引领新潮数十年,是因其新思想、新语言、新技法和新趣味,迎合了香港社会的审美娱乐需求。新思想,是指梁羽生和金庸小说都持明确的人民史观,向人民、反官府,高扬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旗帜,视野更为开阔,题旨更为深广。新语言,一是指用国语普通话写作,让粤语和非粤语读者都能接受,读者面更广;一是指新派武侠小说都自觉吸收了汉语现代文学的词汇和语法,让人耳目一新。新技法,是指新派武侠小说吸收了中西文学的艺术经验和叙事技巧,如心理描写、审美抒情等等。新趣味,是指新派武侠继承了古典章回小说形式,间有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加上大量典章文物、历史名人和大陆风光,能慰藉香港新老居民北望神州的文化乡愁。

  《书剑恩仇录》是金庸先生的第一部武侠小说。在金庸小说中算不上是最好的,也非金庸迷普遍喜欢的,但它有金庸的创新印记,例如:“百花错拳”。

  “百花错拳”出现在《书剑恩仇录》的第3回,小说的主人公、新任红花会总舵主陈家洛,与铁胆庄庄主周仲英因为误会,打了起来。开始时,陈家洛使用的是常规武术套路,例如少林拳、八卦游身掌、太极拳、武当长拳、三十六路大擒拿手、分筋错骨手、岳家散手等等,陈家洛使用这些功夫都无法战胜功力深厚的武林前辈周仲英,不得不施展独门绝技--百花错拳。书中写道:

  ……只见陈家洛擒拿手中夹着鹰爪功,左手查拳,右手绵掌,攻出去是八卦掌,收回时已是太极拳,诸家杂陈,乱七八糟,旁观者人人眼花缭乱。这时他拳势手法已全然难以看清,至于是何门何派招数,更是分辨不出了。

  ……这拳法不但无所不包,其妙处尤在于一个“错”字,每一招均和各派祖传正宗手法相似而实非,一出手对方以为定是某招,举手迎敌之际,才知打来的方位手法完全不同,其精微要旨在于“似是而非,出其不意”八字。

  陈家洛使用“百花错拳”,终于胜了周仲英一招。这套拳法,是第一次写武侠小说的金庸先生所独创--他把这套拳法的著作权授予了陈家洛的师父“天池怪侠”袁士霄,袁士霄又教授给陈家洛--其妙处,绝不仅仅是新颖别致,更重要的是其中包含了文化创造的原理:其一,根据小说的叙述,这套武功是袁士霄遍访武术名家之后,融通百家,别走蹊径的创造性成果,这符合中国古人所说的“法乎上者,仅得其中;法乎中者,仅得其下;法乎众者,得乎其上”的宝贵经验。用现在的话说,袁士霄是学习了多种传统学科,创造出了自己的边缘新学科,拓展了武学和武术的边界。其二,“百花错拳”的技术操作性如何,我们不得而知,好在它只是诉诸读者的想象;可以肯定的是,这套拳法的精髓,即似是而非、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肯定符合武打原理,它也是古今战争之学的重要原则。“百花错拳”是一种“理论模型”,是“原理性知识”,而非“操作性知识”。

  古人常说文如其人,金庸小说中的武功也如其人:长期浸淫于某种打斗模式,往往也会影响到创造者或使用者的行为模式乃至认知模式。当然也可以反过来说,认知模式、行为模式影响到打斗模式的创造和使用。“百花错拳”的创造者袁士霄、继承者陈家洛的人生为此提供了例证:袁士霄与师妹关明梅的相恋,但因袁士霄性格和心理古怪,一错再错,如百花错拳一般,伤害了深爱的对象、对象的丈夫陈正德,以及袁士霄本人。

  陈家洛的人生,似也被“百花错拳”所控制。与霍青桐、喀丝丽姐妹的相遇和相爱,也是一再出错,先是让霍青桐伤心欲绝,更不可原谅的错误是,他竟然答应去劝说香香公主献身于乾隆,终于让香香公主不得不自杀身亡!在政治路线和政治谋略上,陈家洛实际上也犯下了一系列的错。

  这套武功,堪称“文化的武功”或“艺术的武功”,是金庸小说武功设计的典范模式。金庸小说中有很多类似案例。如《书剑恩仇录》的最后,出现了取自《庄子》寓言故事的“庖丁解牛掌”;《神雕侠侣》中杨过自创,取自文人江淹《别赋》的武功“黯然销魂掌”,都可以进行具体的学理分析。 (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玉殿晗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5-03-09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