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画名家 >>名师讲堂 | 李洋:让写生作品化

名师讲堂 | 李洋:让写生作品化

时间:2020-07-30 12:45来源:中国美术报 作者:中国美术报
李洋,1981 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85 年毕业并留校任教。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

  李洋  上班族  纸本设色  200cm×200cm  2015 年

  “写生”这个概念源于西画,是西方学院体制中学习造型的主要手段,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画进入学院教育体制后借用西画训练方法,移植其素描、速写、色彩等写生训练手段,引进人体解剖学、透视学、构图学来共同构造一个造型体系。

  “写生作品化”是我在水墨人物写生训练课上提出的概念,是根据前辈大师们从写生到创作的多年教学实践总结出的一个对于今天人物画教学现状有着重要指导意义的学术观念。我们所熟悉的蒋兆和的《流民图》(1942—1943年作)的创作方法即是以写生作为塑造手段完成的。《流民图》创作手法的高明之处是让人们感觉不到是写生的罗列,画面的节奏和人物组合自然天成,以传统的中国画长卷形式跌宕而出,深刻地展现了作品的主题。

  写生的功能即为创作服务,那么,我们在写生过程中就强调创作因素的贯彻和运用,写生是最为直接传达画家感情的方式。在写生中舍弃对自然对象的模仿,追求心灵的真实,面对客观对象,反对“理性的”“准确的”模仿对象结构、比例的形似,进而追求意象性造型之美。“艺术家一旦把握住一个自然对象,那么自然对象就不再属于自然了。艺术家在把握住对象那一顷刻就是在创造对象,因为他从对象中取得了具有意蕴、显出特征、引人入胜的东西,使对象具有了更多的美的价值”(歌德语)。面对写生对象,强调主观感受,强调想象力和主观情绪表达的加强会使写生向着创作的层面接近。同样,创作因素的融入也使一张写生更具“作品化”。

  “写生作品化”的要求是给学生一个观念,以往的写生主要是以基本功训练作为主要内容,强调的是结构、比例等造型上的能力,水墨人物写生训练中还要加入笔墨的知识和技巧。要达到“写生作品化”的要求,首先要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和笔墨基础,在具体实施教学中,主要针对硕士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他们具备一定的创作经验和中国画笔墨的认识积累。其实,学生在进入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时才是真正进入专业化训练的阶段,这时候在基本功训练中提出“作品化”的要求是非常必要的。“作品化”顾名思义,指一幅完整的作品,具备成为“作品”的各种要素,即创作。把写生冠名“作品化”,是要求在写生的同时完成一幅完整的作品。中国画教学有个特点,就是用创作带动基本功训练,这是中国画系教学传统中一个很重要的教学手段。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中央美术学院读本科时,当时任教的卢沉先生就明确要求学生每天要画一小方尺的创作,一练习构图,二练人物造型,三练笔墨,这实际上就是创作练习。创作带动了基本功训练,使基本功训练产生效果,从而使写生训练和创作产生密切的关联,使学生在以写生作为基本功训练为主要手段的过程中逐渐深入创作的审美意识与各种要素之中。在写生训练中,创作与表现会不断壮大而成为主导,让学生在基本功训练的同时接触到创作练习的内容,架起写生与创作的桥梁,培养学生自觉地运用创作的因素和手段融入写生训练之中,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自觉地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去,抱着创作的观念去对待基本功训练的任何一门课程,创作无处不在。

  “写生作品化”的要求丰富了以往写生训练中单纯的结构、比例、笔墨等技术问题的研究,作品化的要求就是丰富语言表达和丰富画面的手段,要完整、要丰富、要讲构图,要求人物之间要有联系,人物与背景、人物与道具要发生关系,画面里出现的客观物象要经过学生个人的构思、设计、安排,向着完整的一幅画去经营、去丰富。依据学生个人才能去发挥想象力,构成画面里的各种表现语言,改变过去写生作品里单调的摆个人物或坐、或站、或卧的现象。让画面生动起来,借助画面找回表现的情感与冲动,让写生作业更加富于生气和灵性。

  “写生作品化”的要求是纠正中国人物画教学中几十年形成的写生与创作相脱节的弊病,我们在徐悲鸿、蒋兆和先生的大量作品里已经观照出老一辈画家对着模特进行创作的创作方法。在“作品化”的驱使下,学生面对模特会更主动地选择对象,选择所需要的内容。具备了选择的能力,造型的提炼、笔墨的概括能力随之生发出来。在“作品化”的要求下,抛弃描摹对象的陋习,打开束缚造型的手脚,借助情感的表达提升学生对“意象”造型的理解,逐步接近中国画的最高审美核心“意象性”的表达。

  “写生作品化”是建立在中国画传统美学基础之上,郑板桥“意在笔先”,是说画家在画之前要求有一个意念、有一个意想、有一个意图、有一个创意,所谓“意匠惨淡经营中”。古人又云“胸有成竹”,都是讲画之前有一个胸中之意,方可下笔,传神写意,笔精墨妙,有如神助。然后便是更高一步追求中国画的“意境”之美,这是中国画的最高精神境界。

李洋

  李洋,1981 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85 年毕业并留校任教。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外聘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员。

(编辑:明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