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书法乐土,深耕笔尖艺术。他说,书法构建了他生活和精神的着落点, 已经深深融入了他的骨髓之中。 书法艺术,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亦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被誉为东方美学之魂。林语堂先生曾说:“只有在书法上,我们才能够看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极致。” 这种艺术心灵极致,在田小华的身上得到了生动的印证。
田小华,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湖南省书法家协会行书专业委员会委员, 益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他自幼酷爱书法,严谨治学,临池三十余载,笔耕不辍, 被誉为当下国内学“米”最为出色书法家之一。他背临的《蜀素帖》《苕溪诗贴》几达乱真之境。此外,他还遍临了由晋至明清帖学一脉的大多数碑帖经典,尤其是“二王法帖”。 他的作品曾入选第十二届全国书法展、第二届全国临帖展、第五届全国楹联书法展、全国第二届行草书书法展等全国性书法展二十余次;并曾连续在《书法导报》之《经典精临》专题推介;作品曾入选 2016年第四届兰亭雅集42人展并获“兰亭 七子”提名奖;2018年更是荣获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作品被海内外人士收藏。 坚守书法乐土,深耕笔尖艺术。田小华一生淡泊名利,他说,书法构建了他生活和精神的着落点,已经深深融入了他的骨髓之中。 独持偏见,一意孤行 谈及践行书法艺术道路的初心,田小华坦陈,当初结缘书法并不是为了要功成名就,“仅仅是因为热爱,希望写得一手好字”。 上世纪七十年代,田小华出生于湖南 省安化县的一个偏僻的小镇上,祖父和父亲都热衷于中华传统文化,尤爱挥毫泼墨,研习书法。田小华自幼受到熏陶,与书法的缘分如同流淌于血脉中的基因,为他的成长打上了深刻的烙印。
李白《诗赠孟浩然》 28x34cm 十八岁那年,他拿起毛笔,踏上了践行书法艺术的道路。之后,他有幸遇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现任湖南省书法协会副主席盛景华先生,在先生的指引下,他尝试着走进米芾的书法世界,探寻着自己在书法艺术道路上的前进方向。 米芾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画家兼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因其举止狂放,人称“米颠”。他用 笔八面出锋,极尽笔法百态,其藏锋处微 露锋芒,露锋处亦显含蓄,如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在米芾书艺之中游弋,能体会到 一种纵情与率意。 学米绕不过《蜀素》与《苕溪诗》,二帖也并称米书“双璧”,书史上影响巨大。 田小华说,在技法上,用锋和结构的姿态 表现是米字的重点,书写时,如何对笔锋 的频繁转换进行把控也是难点。“甫一学习临帖时,宜追求‘越像越好’,先通读全 帖,大致了解其气息风韵,再具体到单字的笔法与结构。由单字练习再慢慢过渡到双字或多字组合,最后才每行、每段直至通篇。切忌似是而非,浮光掠影。” 挥毫泼墨之间,他沉浸在书法艺术世界的魅力之中。即便在上班时, 他也会将单位走廊清扫干净,再用大笔沾水在地面上忘我地书写。夏天烈日灼灼, 他一写就是一两个小时,几天之后,皮肤就被阳光晒伤,红红的一片。写至最“疯狂”的时候,他甚至一个星期足不出户,废寝忘食……他这种对于书法艺术的追求还真有着近似于米芾的“痴颠”。 也正因这份执着追求,1998年,田小华毅然决定停薪留职一年,抛开各种纷扰,专心致志地研习书法。这个在当时看来与社会“格格不入”的决定,也使他成为了旁人眼中的“异类”。而在田小华看来,“书法所带来的精神上的快乐永远比物质更加珍贵”。 “独持偏见,一意孤行。”这是徐悲鸿对自己坚持思想,不流于世俗的自许,也印证了田小华在书法修行道路上的一种坚持、毅力以及一颗炽热的赤子之心。
录刘长卿诗 34x46cm 与古为徒,临帖不辍 学习中国书法必须入古,而临摹古代经典则是田小华无师求索,自学成才的不二法门。 田小华认为,“字帖是最好的老师”。 古代碑版、字帖、书札等既是文献,是法书字帖,是历史文化经典,也是学习书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历史上有很多名家、大家终其一生都在临帖,如米芾、王铎、何绍基等,我们应该从他们流传的法帖中研究他们从临摹到创作的过程及方法,找寻规律并进行借鉴。”他亦认为, “兴趣是第一老师”。当兴趣转化为内心深处的热爱时,那种日复一日的临帖便就不会感到枯燥,而是徜徉在古人的世界中与古人面对面的交流。 数十年来,田小华怀揣一颗虔诚之心,与古为徒,每天坚持练习五、六个小时,从不懈怠。仅是米芾的《蜀素》和《苕溪诗》,他便临习了十五年之久。相较于当下书坛一些急功近利、风气浮躁的现象, 这种学习传统经典的态度和作风不禁令人肃然起敬。 而在米芾之外,田小华还遍临了由晋至明清帖学一脉的大多数碑帖经典,尤其二王法帖,且一临就是十通、百通。为了潜心体会王羲之书法之中的气息和神韵,他曾一大早来到北京故宫博物院,带了一瓶 水、两个馒头当作干粮,花了一整天的时间仔细观摩冯承素摹本的 《兰亭序》;他还曾前后三次奔赴西安,观摩被帖学者奉为圭臬的《圣教序》,并深深折服于其之“逸少真迹,咸萃其中”,不禁感动落泪。“虽然经过岁月的洗礼, 碑已经风化剥落,字体也不再清晰,但我却仿佛感受到了古人的情怀,感受到了书法大家的精神。”
节临米芾《苕溪诗》帖 34x40cm 追求极致,雅俗共赏 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 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这是唐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田小华认为临帖亦是如此。 “初级临摹必须是一比一对临,笔法与结构尽量不失毫厘;到了中级阶段更多的是以背临为主,对于帖中的精华加以反复揣摩、强化其个性语言;高级阶段的临帖就是意临,如齐白石所云:‘妙在似于不似之间’,达到这个层面上的临帖才是最高境界。” 在精熟古人笔法后,田小华结合自己独有的人生阅历和思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于细微处雕琢揣摩,将其为人的性情与写字时的感受发挥无遗,因而跳出古人,形成了自己精彩生动、跳跃跌宕的书法风格。 他认为,“字如其人”。每个学书者的学养与才情不同,其风格也自然各异:或雄强,或内敛,或沉着痛快,或气宇轩昂。数十年来,从“初学分布,但求平正”到“既知平正,务追险绝”再到“既能险绝,复归平正”,跃然纸上的,不仅仅是田小华书法技法的变化,更是他对不同阶段的人生体会。 “这就如同少年行路追求平稳,青年时热烈奔放,中年之后意气平和,复归平正。但这个时候的平正已然与年少时的平正千差万别,那是一种阅尽沧桑与繁华之后的积累沉淀。从笔法上来看,在线条的快意纵情之外,多了一份平和与收敛,一份率意与坦然。” 书法之于田小华,与其说是一种艺术,不如说是一种生活状态。“除了擘窠大字,平时我们所说的书法,其实就是文人墨客在寸笺尺纸上与友人传情表意的行为结果,只是稍不小心便成为了经典。”田小华现阶段所追求的,正是一种不刻意的自然书写。 《论语・庸也》中有一句话:“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便是外在和谐,内在中庸,故中和才是它的极致。”田小华说,“王羲之、米芾、 赵孟頫、董继昌等大家的书法一直为后人所标榜,正是因为他们在传承前人的基础上,与传统审美情趣自然融合,达到了一个极致,这个极致就是雅俗共赏。而雅俗共赏正是我们学书人最终追求的目标。” 坚守初心,传承墨香 “不畏浮云遮目,自以清泉洗心。”回首三十二年书法道路,一路风风雨雨,一路蜿蜒曲折,田小华始终坚守初心,享受寂寞,快意前行。 田小华的家乡山高水远,偏于一隅。 早前,为了让他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盛景华先生曾经不止一次地劝他到城市来工作, 并努力为他打通关系,铺好道路。可是他却偏偏迷恋这方故土,迷恋逍遥自在的田园生活,不肯离开他那个相对安静闲适的学习环境。他说他喜欢安静,不喜欢应酬, 不愿意被琐事打扰。盛景华先生说“:田小华对待书法的那种认真,那种视之为生命的精神,着实让人感动。” 除了坚守书法乐土,深耕笔尖艺术外,田小华还长期致力于书法文化的普及与传承。他认为,书法是中华传统艺术文化的瑰宝。在新时代,书法要为国家的文化和经济建设服务,要成为教育人、激励人、鼓舞人、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书画不仅能够修身养性、提高自我素养,还能给大众以赏心悦目的精神享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当今时代更是得到重视和推广,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将书法艺术一代代传承与发扬。” 他在中国书法网上的个人书法展,如今点击量已接近两百万;同时他也是《书法报》临帖栏目的嘉宾,以其丰富的学养, 诚恳的热情,精准的评点深得读者喜爱; 他先后应《书法报社》视频教学平台与“墨 池”的邀请,开设了《苕溪诗贴》《蜀素帖》以及“米芾行书十八讲”;他还应《墨点字帖》邀请,拍摄与字帖同步的《圣教序》讲解视频…… “与古人不同,如今我们生活在信息发达的时代,希望能够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为书法的传承与普及贡献绵薄之力。” 生活中的田小华,也有一份童心,偶尔喜欢“开个玩笑,耍个小聪明”。在别人眼中,或许也有着类似于米芾的“孤傲”——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一般的饭局是请不 动他的”。但其实,他只是想要用更多的时间来专注于书法创作。 “如今我已迈入知天命之年,追赶古人的步伐仍未停止。与古人相比,我们生活的时代在进步,信息发达、生活环境、医疗水平等都非常优越,我相信,只要沉下心来认真研习,找准突破口,完全有可能在技法上去赶超古人。”田小华期望,“人生百年,穷毕生之功倘能在书法历史长河中留下哪怕是一个或者二个字,便是此生不虚。” (编辑:明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