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画名家 >>乾隆皇帝的《敬胜斋法帖》

乾隆皇帝的《敬胜斋法帖》

时间:2018-03-07 18:18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尹一梅
《敬胜斋法帖》是清乾隆时期宫廷刊刻的一部大型丛帖,帖中所收皆为乾隆皇帝青、中年时期的书法作品。

《敬胜斋法帖》局部

《敬胜斋法帖》局部

  原标题:乾隆皇帝的《敬胜斋法帖》

  《敬胜斋法帖》是清乾隆时期宫廷刊刻的一部大型丛帖,帖中所收皆为乾隆皇帝青、中年时期的书法作品。帖又分为御制、御书和御临三类,有乾隆自己所作的诗、文,也有大量的临摹古代书家名迹,卷帙浩瀚,蔚为大观。这部内容丰富、史料价值极高的巨制,集乾隆皇帝诗词、文章、书法于一身,有助于后人对历史的深入研究,也反映了其喜好及艺术品位。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宫廷将乾隆皇帝所写的文章和诗作,以及临摹的古代书家名迹摹勒上石,刻成《敬胜斋法帖》,共四十卷。卷一至卷十二为御制,卷十三至卷二十是御书,卷二十一至卷四十系御临。御制,是皇帝自己所作诗文及文章;御书,为皇帝书写先贤或前代君王的文章、诗歌;御临是皇帝临写古代先贤的书迹。帖中所收有记、赋、诗、词、序、跋、论、铭、颂、赞、表、尺牍等等,内容甚为丰富。《敬胜斋法帖》中的诗文有即景而书,也有叠旧韵之作。其中有过去旧作后又抄录者,类卷四《御制哨鹿赋》,乾隆十四年作(1749年),乾隆十七年(1752年)重抄。有在大内三希堂之作,也有在避暑山庄、木兰围场所写。内容有用以写劳人思妇之情的《昔昔盐二十首》,也有围猎或观景之诗,其诗作具有较高的史料、艺术和文学价值。

  乾隆皇帝爱诗喜书。《敬胜斋法帖》洋洋四十卷,皆为高宗弘历青、中年时期的书法作品。这些作品,书体涵盖真、行、草,字形大小俱全,可见其字风格特点。虽然也如他的诗文一般有大量翰林们代笔之作,但亲笔书写也很多。其书中锋用笔,起笔裹锋,不露驻痕,收笔多含蓄回锋。运笔迟送涩进,折处圆浑,布白得宜,点画圆润均匀,运笔婉转流畅,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缺憾是缺少变化和韵味,骨力不足,失之于软。但是,评价乾隆的书法不能单单以一个书法家的标准来要求,作为一国之君,管理国家是其主要职责,因此在书法上反映出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很正常。而作为一个帝王书家,有不同于一般书家的独特价值,应用历史的观点来分析对待。

  有观点认为,乾隆时期文化昌盛繁荣,人们对于书法的审美好尚,已不满足偏于纤瘦的董其昌书风。赵孟頫圆润端丽的书法风格,更加得到乾隆皇帝的赏好,他心慕手追,身体力行地学习,形成了自己的书法风格。其实从清内府留存的乾隆御笔书法看,他学习书法临写范围很广泛。这部帖中的“御临”占据了二十卷,对于魏之锺繇,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唐代的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宋代的苏轼、黄庭坚、米芾,元代的赵孟頫,明代的王宠、董其昌等名家书法皆有临习。临写最多的还是董其昌的诗文,从三十七卷开始至四十卷,共计15种。而且从乾隆皇帝的题跋中,可以看出其对董其昌的书法极为赞扬。乾隆十一年(1746年)《御临董其昌游畸墅诗》后题:“董其昌书,端庄杂流丽。盖自颜碑中出,张长史所谓钗股屋漏之喻,香光得其三昧,故宜俯视文待诏,且将凌轹赵集贤也。兹书《畸墅诗》册,尤其愜意之笔。几余对临一过,并志数言,不禁神溯”。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在宋笺上所作《御临董其昌书孝经》后写道:“董书初学平原,晩得山阴堂奥,故体兼遒婉。此册于庄重笃实中特出以和易,油然爱敬之心,溢于楮墨,深有会夫杏坛教孝微旨。不仅如右军《黄庭经》、鲁公《中兴颂》各有一种气象而已。香光尝自言学书三十年,始悟笔法。书此经时,年已七十有七,殆所谓渐老渐熟,天真烂漫候耶”,对于董其昌书法的赞誉,洋溢于字里行间。

  《敬胜斋法帖》收刻的乾隆书迹不少记载了作书地点。有在紫禁城书房所作,也有南巡途中所写。《御临苏轼孙莘老墨妙亭诗》的跋文中写道:“苏轼《孙莘老墨妙亭诗帖》,甲戌冬十月既望御临于三希堂”,说明了临帖的时间是乾隆十九年(1754年)农历十月,具体地点在紫禁城中三希堂。卷二十九的《御临黄庭坚书刘明仲墨竹赋》后题:“乾隆甲子孟夏上澣,御笔临于长春书屋”;卷三十中《御临米芾苕溪诗》跋:“乾隆丙寅三月上浣,养心殿御笔临”;卷三十三,《御临赵孟頫书归田赋》后跋:“乾隆丁卯小除夕灯下书于坤宁宫”,等等。通过这些文字记载,使人们了解乾隆皇帝在某一阶段甚至某天的行踪、活动等,有助于对当时历史、事件乃至于政策的深入研究。同时也向我们展示出一位爱诗、爱书的皇帝。

  《敬胜斋法帖》刻毕之后,镶嵌在故宫乐寿堂、颐和轩东西游廊墙上。由于石置大内,外界无从拓及,因此拓本存世甚稀。

  乐寿堂,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亦称宁寿宫读书堂。其建筑仿照西郊长春园淳化轩规制建成,廊院壁间嵌置《敬胜斋法帖》石刻,陈置方式亦仿照长春园中《淳化阁帖》,但《敬胜斋法帖》是根据帖石数量分成了前后二进院嵌制上墙的。石刻的嵌置,其编次顺序起于乐寿堂前院西廊北端,止于乐寿堂后院(即颐和轩前院)西南转角廊,在乐寿堂西首尾相接。

  《敬胜斋法帖》的编辑体例不像大部分丛帖一样按照年代早晚排序,则根据内容需要以《为君难》一篇为首,按照御制、御临分为前后二十卷,同时每卷又按记、赋、诗等分卷。至于帖中所收,大都已收入《石渠宝笈初编》《石渠宝笈续编》《石渠宝笈三编》的墨迹镌刻。帖石刻毕后,其拓本据清宫陈设档记载,在坤宁宫、潄芳斋、养心殿、敬胜斋、御书处、乐寿堂、三友轩及雍和宫等处皆有陈设,故宫也有钤盖“避暑山庄”之印的拓本,以示曾藏承德避暑山庄。但这部集乾隆皇帝诗词、文章、书法于一身,内容丰富、史料价值极高的巨制,流传至今的拓本却极为稀少,因此所存尤为珍贵。

  (作者为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

《敬胜斋法帖》木匣

《敬胜斋法帖》木匣


(编辑:思雅)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