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0幅中华书法传世名帖,不可不知!
怀素《自叙帖》 书法是中国古典艺术的瑰宝,在世界各国文字书写中,没有任何其他文字的书写,像汉字的书写一样,最终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并且源远流长。 中华书法留下了无数名作,让后人叹为观止,这10幅中华书法传世名帖,带你走进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文化。 一、现存最为古老的法书真迹——《三希宝帖》
《三希宝帖》是现存最为古老的书法真迹,为历代奉为无上至宝、书法鼻祖,是当之无愧的中华神品,分藏于北京和台北故宫博物院。 公元1746年,乾隆帝得到《伯远帖》后,将其与《快雪时晴帖》《中秋帖》并藏于养心殿,合称为“三希宝帖”,并御书“三希堂”匾额。 《三希宝帖》是现存最早的晋人书法真迹,被历代学书之人奉为圭臬。《三希宝帖》现分藏于两岸故宫博物院内,且分别为两院“十大国宝”之首。 1、《快雪时晴帖》
《快雪时晴帖》是“书圣”王羲之的书法精品。纵23cm;横14.8cm,行书四行,二十八字。 《快雪时晴帖》是一封书札,其内容是作者写他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人的问候。 释文: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2、王献之《中秋帖》
《中秋帖》草书,纸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王献之,东晋大书家,字子敬,山东临沂人。他是王羲之的第七子,书史上一直把他父子二人并称为“二王”。 《中秋帖》是著名的古代书法作品,曾被清高宗弘历(乾隆皇帝)誉为“三希”之一,意即希世珍宝。 释文:“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爲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 3、王珣《伯远帖》
《伯远帖》行书纸本,因首行有《伯远》二字,遂以帖名。 此帖为晋代真迹,王珣书,故列希珍之宝。此帖行书,笔力遒劲,态致萧散,妍媚流便,是典型的王氏书风,是帖明末在新安吴新宇处,后归吴廷,曾刻入《馀清斋帖》。 释文:“珣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自以羸患,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克申。分别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 二、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序》
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蓝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 法帖相传之本,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行书第一”。 三、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文稿》
麻纸本,行书纵28.2厘米横75.5厘米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祭侄稿》全称《祭侄季明文稿》,书于唐乾元元年(公元七百五十八年),二十三行,每行十一二字不等,共二百三十四字。
印有“赵氏子昴氏”、“大雅”、“鲜于”、“枢”、“鲜于枢伯几父”、“鲜于”等印。曾经宋宣和内府、元张晏、鲜于枢、明吴廷、清徐乾学、王鸿绪、清内府等收藏。 (编辑:红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