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画名家 >>中国书画名家王凤江艺术人生访谈录

中国书画名家王凤江艺术人生访谈录

时间:2015-08-12 15:05来源:中国网 作者:杨丹菲
观山水画家王凤江先生作品时,相信每个人都能被其中苍郁浑厚的庞大气势所震撼。

  观山水画家王凤江先生作品时,相信每个人都能被其中苍郁浑厚的庞大气势所震撼。王凤江先生曾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系,深造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高研班,师从卢禹舜、龙瑞、陈平、姚鸣京、岳黔山等名家。他的笔墨,在质朴中有着生动灵思的闪耀,在雅逸格调里,亦充满雄强刚毅的大气。这使笔者在饱览入酣中,不禁感叹于王凤江技法之功底深厚,更有了一探其艺术生涯的好奇心。

  

王凤江

 

  王凤江先生这次是在病中接受的记者采访,尽管精神不济,但能感觉到老人家还是坚持着以最好的状态来对答所问,让笔者不甚感动!说起与绘画艺术的结缘,王凤江先生是自小受家兄影响,从信手“涂鸦”开始,到对身边物象之描摹的自习。从小生长于北方农村,家乡的草木山水,对他的影响是至深的。这不仅给他提供了诸多题材灵感,更重要的是,使他天性中本就翻涌着的艺术禀赋得到开启和释放。让他打骨子里就根深蒂固地认定,绘画艺术就是他这辈子的人生价值追求!

  王凤江先生打趣地说:“我这辈子,除了画画以外,可以说什么都不懂不会。比如现在的新科技我可以说是一窍不通。”

  一席话让笔者感受到的,是王凤江先生一种难能可贵的,始终如一的沉潜和专注。不论是在艰苦环境中的持之以恒,还是在大成至归后的不懈追求,这些美好的品质,都是让其艺术作品能不断焕发光彩的旨要精神。

  笔墨灵跃 逸气典雅

  王凤江先生现任亚洲画家联合会理事、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广州南山书画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黑龙江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京信大厦画廊签约画家、北京鉴宝画廊签约画家、法国雷恩画廊签约画家。

  王凤江先生作品,是在传统与创造间的寻觅,是在艺术与生活之中的随时而变,在承古扎实的基础上,析离出传统中经典的艺术语言,进而加以变化和重组,他把深厚,丰富的艺术学养带入游目骋怀的笔墨实境里,在健笔纵横写家山,澈净纯化穷多变中逐步形成个性鲜明的画境语言,故而让其所绘山水彰显出跃然灵动的强大生命力。

  “创作不能是对真景的照搬,到一定程度就是一种主观和客观的结合,中国画的精神,就是追求在似与不似之间。”

  王凤江先生山水,不仅继承了以宋代山水画为代表的图真传统,也着意于接续以元画为萌芽的古典写意传统,既注重其内美真趣,又突出视觉冲击。其作品以水墨,浅绛为主,其用笔多刚劲有力,且以勾勒为骨,苍劲坚实,有着几乎笔笔透底的穿透力,辅以干皴、淡染,浑厚华滋。皴法以“折带”,大小“斧劈”为多,故而能勾勒出山峦轮廓之陡峭险绝;着墨喜浓郁,故呈于观者眼前的便是群山之巍峨雄浑,且在“墨分五色”的浓淡相宜中凸显出阴阳向背的立体感;结构布局亦严守“三远”格局,以山势之“高”“深”“平”来极尽画面层次感,他的立幅山水布境,多以主峰占满画面,迎面扑来,饱满充实,雄强高旷,有顶天立地之感,近乎宋人格局;其横幅画作,大多山峦起伏,广阔邈远,山势峥嵘,绵延不绝,似元人笔下一派秀美之色。通观其作,在群峰耸立,塬峦广厚,春山宜人,秋水流韵中,观之如山在眼前,有身临其境之妙感。其作品韵致,无论是竖幅立轴,还是横幅长卷,无不意境清新、雄苍秀雅,俱都流露出“师法于古,得道天然”之真切感受。

  

雁荡山水天下奇136x69cm

 

  雁荡山水天下奇136x69cm

  “师法自然是很重要的,不去大自然中真切感受,就不会有对山水灵性的深刻体会。没有‘三分自然’也无法承载‘七分自我’。”

  观“王氏笔墨”,若画崇山峻岭,凸显其亘远宽博;画大野高坡,则赞之奇伟沧桑;作云山无际,透视其生发之幻变;写古塬山冈,则涌现出感奋精神的强大力量。他以内心感受的灵思附加于风光摹写的真实,他更偏重以主观色彩的“造境”而非客观实景的“写境”来体现画面的气韵,使景出自然的天姿洋溢与自我内心的澄怀之思合而为一,以充斥着跃动的个性情感托于笔墨而点染出山河秀丽的万千生态。在千岩万壑中尽展奇崛瑰丽,云弛层叠里迁想恒久之幽邃静谧,在水晕墨彰,兼而互有的结合中,追求天籁之灵动,万千气象之无常。虽然,王凤江笔墨多变,生意灵动,但细品其作,皆有敦厚中正之稳健,他不过于追求奇险,而更像是在走一条回归传统的路。他作品中所表现出非常清晰的古意之境。在传统渊源中广征博取,经久累积中脱颖而立之活力新思。从中不难见出范宽之拔峻、王蒙之深密、山樵之润雅、米氏之云烟和石涛之清新。王凤江把这些古法意韵兼收并蓄,熔冶一处,经多年融糅感悟,才得笔墨焕新之出。

  潜性研新 斐然成就

  “我一直认为,创新和风格不是刻意追求来的,而是顺其自然的,这是经历了临摹的扎实基础,临摹的过程就像盖房子打地基,根基越深越能建得高。然后到生活和自然中的取法,以及对身边诸多有成方家的学习,在经过自己不断揣摩和实践而有的水到渠成的成绩。”

  王凤江先生山水,貌似传统,但骨子里却有着一股勃勃的研新追求之力量。在创新的征程中,他常会给予自己“惊喜”的发现,用王凤江先生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画出来的。听之会让观者一笑,但于中内涵的,便是在深厚学养底蕴中蒸腾起的“无意识”之创作状态,而这种状态,便是王凤江在绘画艺术上水到渠成的自然臻达。

  观其“新境”,是在宏观遍习传统精神、全面理解古意真谛的基础上,广蓄自然英华、饱纳生景灵气后,赋予自我艺术境界以紧随时代是创造灵思。他以笔墨、丘壑互为体用之法,陶冶出新的绘画语言,着力于对气韵与境界的追求。画中境象不是哪座大山的再现,也不是哪条江河的描摹,却有着太行的雄肆、华山的险峻、秦岭的朴厚,在老辣苍翠的云壑山涧,不乏韶秀幽深的茂林鸣泉。其“新境”不是“雨后空林”的萧疏之景,也非“雪景寒林”之荒凉气象,而是在四时变化中群山亘绵的锦绣大观,是雄伟博大、苍茫壮美之磅礴山河。通篇作品传递的,非文人弄墨的自我遣兴,而是作者全情投入的,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自然大美之颂扬。 (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好歌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6-04-11 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