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画名家 >>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 ——“民族魂”书画名家

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 ——“民族魂”书画名家

时间:2015-07-08 18:47来源:莆田网 作者:莆田网
常桂枝 河北沧州盐山人,高级书画师。1994年从广州军区转业,在部队期间曾荣立二等战功一次,三等战功六次,毕业于广州书画专修学院。

  

\

 

  艺术简介

  常桂枝 汉族,1958年生,河北沧州盐山人,高级书画师。1994年从广州军区转业,在部队期间曾荣立二等战功一次,三等战功六次,毕业于广州书画专修学院。现任广州珠江华南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书记、董事长:中国建设文化委员会广州分会名誉主席;中国国际艺术家协会高级书画师、终身艺术顾问;广州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广州万科春晖书画社名誉社长等职。经广东省委组织研究特授予“广东文化艺术功勋人物”。从小喜爱书画,专攻行、草、篆、隶、魏,国画善山水,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获奖,并在中国书法网、《商界财富》、《新时代广东杰出人物纪实》、《文化广东》、《珠江》、《卓越广东》等发表,并为《文化广东》题写书名(被国家档案馆收藏)规格镌刻在新长城上,出版有《常桂枝书画集》等。

  

\

 

  墨抒文土情 健笔静远风

  ——书画大家常桂枝

  桂枝先生字静远,号长乐斋主,自幼酷爱书画,多年来对书画艺术的至情追求,长期孜孜不倦研习,造诣颇深。面对众多名誉称号,数十种书画奖项,他平静异常,不教不燥,从其每幅书画作品的笔墨韵味中不难看出洒脱自如的艺术风格。

  桂枝先生精书法,善山水且均匀功力深远,这里只对常先生的书法聊表自己的一些感观!书法是人的艺术,欣赏桂枝先生的书法作品,自然也就想到了他的修为,桂枝先生为人质朴、文雅、谦诚、宽怀,但骨子里却流露着一种大士之风的刚毅和韧性,我想这可能是基于他多年的军旅生涯。虽未与其谋面,观其作品吾以为他的作品没有简单取舍某一门某一派书法的艺术特色,而是凭浸数十年过硬的临帖功力,烂熟于心,自然扬弃,用自己的心灵去塑造张扬自己的书法艺术,他用笔果断讲究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下笔自如,用墨和谐的统一于尺幅之间,具有翩然潇洒、奔放中结的艺术特色;笔势豪放而结体严谨,不刻意追求性质是否似,但求神采随笔逸出,行笔节奏的强烈个性化形成了他特别鲜明的个性风格,不管谋篇造势还是笔墨渲染,都显示出娴熟的艺术功力及谈雅的文士之风,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从多角度折射出其馨香的品德和高洁的志向,使观者产生共鸣。所谓情抒悟道于笔,形神意动墨端,意之妙哉、赏之妙哉、唔之妙哉!

  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仅具有才学还要有才情,对生活执着的爱,是其艺术生命旺盛的关键,多彩的生活更能激发书画家的表现裕和创造力。寄心于情,寄情于笔笔、寄笔于境,诠释作品诗词中声清气朗,醇厚儒雅,激扬万道的墨舞画卷,正如古人云:艺品如人品,人品亦艺品!

  事成总有因,桂枝先生书之精,抒之情、寓之深的原因是什么?是他博览群书、是他自幼研习。还是他天生聪慧,个人觉得兼有之,却不是主要,我想应该是他真正意义的领悟到了书法艺术的内涵和真谛,并满腔感情融入其中,意在笔锋文士情,书抒静远风!

  需要说明的是,桂枝先生书写精湛成就斐然,却并非专人人士,政务之余艺术如此,如若专攻,不知何为!

  作者:墨思 国家一级点评师,主研美术鉴赏、收藏

  

\

 

  学习书法之感悟

  书法高级研修班 常桂枝

  以读为先。书法是中国诸般传统一书中最为普通、典雅而又富内涵的艺术。这种艺术是通过读书才能了解到这种历史悠久的文化内涵,在学习中我个人的学习心得,一是研读。通过研读了解书法艺术的历史渊源,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书法大家,人物及代表作品,提高个人修养,深化对书法的理解,感悟书法情趣,提高“书外”功夫。二是读帖。在临帖之前首先读帖,研究所选名帖的特征和结构,认真阅读字帖上每个字的笔画结构体会的笔意、精神,找出特点,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注意的是在读帖的时候,对有的字帖上模糊不清的字,要先根据字意查找有关资料,将字改写过来,微临帖时做好准备。为了方便研习书法,我购买了《汉字寻根》、《书法大辞典》、《说文解字》、《金文字典》等工具书,以备查用。

  以临为主。学习书法第一步是临帖,在上篆书课的时候,陈初生教授在讲授小篆书写要特点时,通过“十六字”决,即:“藏头护尾,中锋行笔。对称平衡,婉转通畅”,让我们在临帖书写要领时要多请教《秦峰山碑》,白古人为师。陈教授很谦虚但意在让我们多临帖。由于初学篆书,开始我是摹临,将透明纸蒙在字帖上面写,在摹一笔一划时,用心体会帖上比划的书法,一笔到位,不修描,这样既能学到整个字的结构,又能学到每一个比划写法,临摹一段时间后实行对临,看着字帖上的字,依照他的运笔、结构和笔意书写,临帖时开始是看一字写一字,在看一字写一字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看一句写一句,直到背临为止,待背临一段时间熟练了再入意临。应该说,临帖只是学习书法的前提和方法,帖临的像了,即“入帖”了。个人体会:临帖要临前人墨迹本为佳,持之以恒,知难而进,千万不能好高骜远,见异思迁,随便换帖,只有坚持下去,才能熟能生巧,得到笔法。

  

\

 

  以勤悟意。学习书法临帖到“入帖”了,可以尝试出手创作了,在这一阶段,陈初生教授指导练习的时候,有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就是让我们“唱好一首歌”,对一幅作品反复写反复练,从中巩固临帖的效果,领悟作用帖的笔意。有时候为了创作一幅作品,不是写了一遍就完了,有时写了即便甚至十几遍还不满意。又一次上完课送陈老师回家,陈老师给我写了两个字“多思”,我回来想,光靠“闷着头”练是不行的,还要去悟才行。据说有个和尚为了修养身心,开始练书法,他最初练的是王羲之的《兰亭序》,他练起来有些发狂,每天要练上十几个小时,比练武的僧人还辛苦,可是练了一年多还是拿不出手,很烦恼想不练了,有一天,他带着一腔烦恼去了寺院后面山上的达摩洞。他跪在达摩祖师面前请祖师指点,他从早上一直跪倒下午,开始是充满目的性,但是跪倒最后什么都不想了,只在那里跪着…天黑了他一步一步走下山来,回到禅房中,奇怪的是,他居然不累也不饿,看着笔有一种创作的冲动,他起笔,到墨铺纸写字,奇了,他整整写了两个小时的字,回头自己一看,完全不敢相信自己写出来了——简直太美了!那线条,那布局都如神助,后来他那给书法界的朋友看,都说几天不见他的书法上升了一个层次。我想,如果能够让自己经常静下来,以修炼的态度对待书法艺术,意境慢慢就会提高,因为“书法”之所以称得上“法”,首先要有法度,这个法度通过一般的练习是很难掌握的,需要不断去悟才行,在我看来,书法意不在形,悟和练得比例应该悟大于练,意和形相比,意比形也重要的多。 (编辑:红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好歌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6-04-11 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