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副省长网上爆粗:“真性情”泄露了“真素养” 发生在美国的一桩枪击案,让贵州省副省长陈鸣明也隔洋“中枪”,当然,他中的是一种特别的枪,叫“唇枪”。 7月28日,陈鸣明在转发一条美国枪击案微博时说:“怎么美国又发生枪击案了?!”有人在跟评中提到了中国也发生城管袭击案。陈鸣明回应说:“天天骂祖国的人,又赖着不去米国!快去啊!坚决支持!去之前,先整形,不要让人家看出是中国人!” 又有人认为批评是“爱之深责之切”,陈鸣明则回复道:“不是爱之切的问题,这些人不爱国,为成为中国人感到悲哀,让他们赶紧去美国,越快越好!败类,人渣!” 陈鸣明的话很快招来数万条的评论。大部分人批评这位副省长逻辑偏颇言语失当,因为批评城管、批评政府不等于不爱国;作为副省长,想把批评者“驱逐出国”,并爆出“败类”、“人渣”这样的粗口,与他的身份极不相符。 迫于舆论压力,陈鸣明昨天发表长微博,改口称“监督和批评本身就是爱国的表现”,表示要“有话好好说”,并为言词不妥请求原谅。 作为副省长,陈鸣明敢于实名开微博并且还能辛勤耕耘,这得到人们的认可,以致在一片骂声之中,也有人为他辩护,说他骂人反映了真性情;甚至有人呼吁批评他的人手下留情,避免让官员们不敢上微博。 尽管陈鸣明活跃于社交媒体之中,有别于多数信守“沉默是金”的官员,但他在初露“真性情”时就受到网民的“围殴”,还是显现了我们某些官员与群众之间存在着深阔的鸿沟。 这既是一道思想观念的鸿沟、逻辑思维的鸿沟,也是一道语言表达的鸿沟。在正常的观念中,无论对个人、群体还是国家,能够时时指出其缺点的,往往都是至亲至爱的人,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爱之切则求之苛”。 相反,那些只会一味阿谀奉承的人,则往往心怀企图。《战国策》里有个“城北徐公”的故事,说的是邹忌请妻、妾和客人在自己和美男子城北徐公之间“选美”,结果三者都说邹忌比城北徐公美。邹忌是个清醒者,他清楚自己比不上徐公,但为什么被问的人都说违心话?邹忌道出了此中真相:“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把批评者视为“败类”和“人渣”,这不仅是思想观念问题,还是官员的素质教养问题。堂堂副省长,用如此粗劣的语言谩骂不同见解者,这在其他地方,一定是个爆炸性丑闻,甚至可能会被迫辞职。 陈鸣明的“真性情”流露或暴露,让人看到我们某些官员仍然习惯于向上表态,而不习惯于向下沟通。这一语言定势使言说者往往只想取悦那些看不见的“背后听众”,却顾不上“面前听众”的感受。他们知道,“背后听众”比“面前听众”更能决定自己的命运。在网络出现之前,官员怎么说,都会有“条件反射式的掌声”;但在网络里,在获得“背后听众”认可之前,先要经过“面前听众”真实而又残酷的评判;而那些潮水般的骂声,则可能反过来左右“背后听众”的评判。 缺乏面对多数听众的发声训练,使一些官员失去基本的大众言说技巧。他们因此选择在网上“潜水”。那些勇闯网络的官员,有时在按捺不住时想一露真性情,却因为观念系统与语言系统与网民格格不入,而被网民的语言之砖拍得遍体鳞伤,最终重新披上语言的盔甲。 社交媒体是一种真实得有点粗野和残酷的媒体,因其真实,它呈现了相当一部分民意民情的原生态,成为了解民意民情的重要通道。在强调“群众路线”的当下,它又是一个深入群众最直接最低碳的通道。在这样的通道上隐身,领导人将与许多真实失之交臂。 现在最该反思的是,我们某些官员的身上为什么会有“网络抗体”?换一句话说,为什么会有网络过敏反应?
延伸阅读: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