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早期的影视作品里,从乡村走出的青年,靠勤奋刻苦在都会城市打拼出一片天的故事,是常见的励志情节。特别是在南台湾,气候炎热,农田耕作始终不是轻松的营生。可近年来,事情似乎发生了变化。本来随着台湾经济的转型,农民人数是在逐年减少的,可统计显示,近年新增加的农民人数,居然有90万。争着当农民,成为台湾的一种社会现象。 近日,台“监察院”调查报告指出,新增的农民不少是“假农民”,而且“假农民”人数竟然是真农民的近3倍。为了有效打假,1月8日,台“立法院”将初审“老年农民福利津贴(简称老农津贴)暂行条例”修正草案,意在修法防堵“假农民”。 买地投资,哪管无路可到 台湾有专门针对农民发放的老农津贴,自1995年开始发放后,多次修法调高发放金额。台“农委会”2013年的预算近1200亿元(新台币,下同),老农津贴、休耕补助等支出,就占到了总预算的七成五。要领老农津贴也简单,依照现行“老农津贴暂行条例”规定,只要年满65岁、参加农保满6个月以上的农民,都可以请领每月7000元的老农津贴。 既然是农民,自然要有土地吧。取得农保资格,门槛也只有一个条件——有0.1公顷农地。因为不少人想要取得农保资格,按月领取老农津贴,竟然催生了“农保地”中介这一新行当。特别是在中南部,“出售农保地”广告张挂在路边,中介买低卖高赚差价,也满足购地者取得农保资格的需求。 “监察委员”沈美真在南部调查发现,一名女农民登记在山坡地种稻,她通知劳保局查核现场,结果是一片槟榔和番石榴园,一根稻也没有。“门槛低,农会实地审核比率又不到7%,买到地的就成了农民。” 还有一种地,根本没办法耕种。新北市的蔡先生明年退休后想在双溪买块废耕农地自力“耕”生,但区位稍佳的农地一坪(一坪约合3.3平方米)数万元。于是,找到“农保地”中介,中介建议他买无路可到的“农保地”。理由是,不但价钱便宜,重点是“没办法耕种”。蔡先生实地去看,发现确实无路可走,车子根本到不了。翻地图才知道,农地远在山脚下,两公顷多分割成20多笔,每笔都0.1公顷,多数已卖出。中介业者陈先生说,“卖买双方都不知土地在哪里”,“反正就是买下来放着,拿权状去保农保,领到老农津贴,4年就回本,活越久领越多,是退休后的好投资。” “假农民” 月领津贴7千 农民中新增的这部分——买地只为取得农民资格,领取老农津贴,却并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就被称为“假农民”。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台湾实际农业人口约50余万,参加农保的人数却有140余万,近年新增的“假农民”有90万人。 规定太过宽松,被认为是导致“假农民”泛滥的重要原因。不少“假老农”身家丰厚,却也按月领老农津贴。“我认识一对老夫妇名下有台北市信义区百数百平方米土地,多年前光是饭店分红,每次都几百万元,得用布袋装回家,现在因阳明山有果园,每月坐领老农津贴。”“监委”王英明感慨,这么恶搞,怎能不拖垮财政? 调查显示,“假农民”中很多是退休公务员,多是过了60岁才成为农民。其中80岁至89岁者每年仍有200多人新加入农保,甚至有94岁才开始当农民的。最初贴补农民,台当局的用意是希望帮助农民因应台湾经济转型的过渡期。可如今,“假农民”泛滥吃掉公帑,也挤占了其它社会福利资源。老农津贴喂饱真富翁的同时,也饿到真弱势。 有台媒指出,像是“教育部”开办“夜光天使点灯计划”,在夜间照顾弱势家庭孩子的公益活动,全台约有9万名孩子需要,“教育部”喊穷,一年只补助6000人,可“假农民”一年就吞掉270多亿元,长此以往,何谈社会公平?为此,多名“监察委员”展开调查,要找出“吸血”的“假农民”。“监察院”也对“行政院”、“农委会”与“内政部”等相关部门提出检讨改进要求。 提高门槛,防堵要过哪几关 农保机制漏洞百出,是一个原因。“假农民”泛滥,还有不能不说的选举因素。新北市农会总干事王英明说,如果说南部“假农民”图的是农会福利及老农津贴;那么,北部就多了更多选举因素的介入。 岛内的农民都是农会会员,农民只管生产,农作物的销售、技术研发等,都由农会一条龙包揽。不论蓝绿阵营,农会的选票都十分重要。无论是农会内部理监事、总干事等的争夺,还是蓝绿对决,农民人数的增加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选票的增加。如此,为了冲高选票,政客也会睁一眼闭一眼,纵容不务农事的“假农民”逐年增加。 事实上,老农津贴这个项目,早已沦为选举筹码。每逢重大选举,候选人就声言当选后会加码老农津贴,用来赢得农民的选票,一加再加之后,从原来的每月3000升到了每月7000,比一般老人年金每月3500元多了一倍,无怪乎人人争着、骗着要当老农。政客们为了选票不假思索开支票,可曾想最终埋单的还是台湾民众? 值得高兴的是,纷扰多日的“老年农民福利津贴暂行条例”修正草案终于摆在了台“立法院”。防堵“假农民”,“行政院”版修正草案比照劳保年金最低标准,立足提高年限门槛。规定农保年资须满15年,才能获得请领老农津贴资格。而民进党“立法院”党团则反对,认为老农津贴是“社会福利”而非“社会保险”,因此不应该在请领资格上增加门坎。反对之后却并未提出替代方案。这样的一幕,有些似曾相识。多种思路的碰撞自然是不怕的,可如果又陷入之前用政治思维取代专业思维的怪圈,恐怕,防堵“假农民”,又难逃命运多舛的潜在结局。(记者 李炜娜) (编辑:红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