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网 - 关注中外最新动态!

更多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 >>文明的细部:一缕书香稀释医院“负能量”

文明的细部:一缕书香稀释医院“负能量”

时间:2016-05-09 13:37来源:半月谈网 作者:俞菀 黄筱
求医问药,陪护病人,对多数人来说是一种负担和烦恼。焦虑的眼神、匆忙的脚步、嘈杂的声音,很容易让人心情烦躁。而走进浙江省一家医院大厅,能让人感到浓浓的书香味。

  书香医院探路“医院文明”

  求医问药,陪护病人,对多数人来说是一种负担和烦恼。焦虑的眼神、匆忙的脚步、嘈杂的声音,很容易让人心情烦躁。而走进浙江省一家医院大厅,能让人感到浓浓的书香味。一间80平方米的书店,使人们的焦躁情绪得以转化;“医院文明”的气息,使医生、患者、家属的心灵变得平和、沉静起来。

  使焦躁得以沉淀,病痛得到抚慰

  陈先生和朋友一起来医院看望病人,鲜花、水果、营养品都有了,浙江省人民医院大厅里的书店让他有了意外惊喜。

  他在书屋买了十多本书送给要看望的病人。陈先生告诉半月谈记者,快速消费时代让人们变得浮躁,习惯了与手机为伍的人一旦躺在病床上,只会更加手足无措。在医院这个特殊的环境里读书,才能更好地体会,病痛也是人生大书里不可错过的一页。

  坐落在医院大厅的这家民营书店叫晓风书屋,是浙江省的文化地标之一。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杭州考察时曾来到晓风书屋运河店,勉励他们“纸质书永远会有市场”。坐落在医院大厅一角的晓风书屋,是其在杭州开出的第11家分店,同时也是唯一一家开进医院的书店。

  杭州市民周女士带女儿来医院检查身体,上午的流程走完了,下午才能拿到检查结果。中午时间如何打发?她们吃完饭后,选择在晓风书屋一起读书。

  周女士的女儿躺在书店的“宝贝专座”里,专注地听一旁的母亲讲着手绘本故事。刚从药房拿出的一大袋药被搁在两人身后,仿佛亲子阅读的时光让病痛也抛在了脑后。拿检查结果的时间到了,女儿却抱着妈妈不肯走,“坐在这里好舒服,妈妈再讲一个故事吧!下次我们有时间再来医院看书”。

  绍兴建筑商人王海峰在医院书店一坐就是两个多小时,每隔一小时,他会放下手中的书,跑到楼上手术室了解母亲的手术进度。

  “医院里有书店,让我觉得枯燥的等待变得有意义了,心里也没那么焦虑。”王海峰说,自己平时喜欢读哲学类书籍,加上店员推荐,这次一口气买了十多本。“接下去母亲还要在医院休养半个月,有了这些书,我可以利用陪护时间充充电。”

  给工作换个节奏,给生命更多尊严

  “我中午没有手术的时候会常来晓风坐坐、看看书。”习惯于拿着冰冷手术刀的泌尿外科主治医师廖国栋,感觉自己每天都需要点人文情怀来温暖一下。书屋的存在拉近了患者和医生的距离,比单纯地开会、培训、说教更能让医生感受到对病人的同理心,内心也会更柔软一些。

  晓风书屋的店员们,对一位小顾客印象特别深刻。“有时候我们还没开门,他就已经在店外等着了。”他用十多天时间,看完了整套的沈石溪动物小说。他非常乖巧懂事,出去上厕所也会主动跟店员打招呼,说自己很快就回来。

  这位特殊的小顾客,是浙江省人民医院检验科技师王素梅的儿子为为,正在读小学二年级。王素梅的爱人也是医生,夫妻俩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病人身上,儿子习惯了自己在晓风书屋写作业、看书,等爸妈一同回家。“可能是因为从小培养起来的阅读习惯吧,他比同龄孩子更沉稳一些。”王素梅说,希望读书的时光,能弥补一些孩子心中缺少父母陪伴的遗憾。

  医院里的书店,成为不少医护人员用来喘口气的空间。护理部副主任洪凌说,平时老公和女儿来接她下班,都会安静地坐在书店里等。她远远走过去,看着父女俩凑在一起,在暖黄色的书屋灯光下读书入迷的样子,就会感觉疲劳一扫而空,心里溢满幸福。

  稀释负能量,传递正能量

  浙江省人民医院与晓风书屋的“结合”并非是一时冲动。“人们来看病,为了能把病治好,需要忍受很多东西,比如厕所臭、车难停、工作人员态度不好……我们就想能不能减少一点患者的忍受和委屈,稀释掉一些医院里的负能量。”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黄东胜说,生病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有些病痛会让你心情低落甚至绝望,但并不意味着就应该放弃。

  黄东胜告诉半月谈记者:“我们现在有些医院,在注重技术进步、管理流程改造和绩效提高的时候,对人的心灵关照却少了。在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必须提供人文关怀,这是我们的根本出发点。”

  “我们的店员不会戴手套、口罩,一是验收不方便,二是也不希望给读者带来隔阂。对于店内顾客接触比较频繁的一些东西,比如桌椅、玩具等,为了防止交叉感染,我们每天都会认真消毒。”晓风书屋老板姜爱军告诉记者。

  浙江省人民医院院办主任张雅萍认为,病人的身体康复可能只需要药物、技术支持,但心理康复则需要医者更多的关怀,情绪好坏会影响到人的健康状态。

  黄东胜坦言,这两年医院的医患纠纷逐年减少,和医院不断打造的人文环境、文明氛围密不可分。同时,这种环境氛围对病人康复的好处是明显的,特别是在情绪疏导、免疫力提升等方面。

  年少读书时听到的一首关于张学良的诗,让89岁的抗战复员军人田传箴记忆深刻。循着记忆中的诗句,住院期间的他,给晓风书屋店员写下书单,希望帮他采购《少帅》一书。田老说,尽管身体有不少毛病,但很感恩上天让他的眼睛依然明亮,可以阅读。“现在年轻人经常说要追求自由,我觉得最大的自由就在书里。即使面对死亡,心境也更加坦然,因为在人世的每一天都能感受到阅读的美好。”

(编辑:儒君)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