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网 - 关注中外最新动态!

更多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 >>“天价彩礼”从何生?专家呼吁为婚俗“减压”

“天价彩礼”从何生?专家呼吁为婚俗“减压”

时间:2016-02-26 23:04来源:新华社 作者:许雄、赵仁伟、肖正强
 春节前后是结婚高峰期,本是喜庆的事儿,但动辄十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彩礼成为城乡青年难以承受之重,让网友直呼结婚“结不起”。

新华网北京2月26日新媒体专电 题:“天价彩礼”从何而生?专家呼吁为婚姻风俗“减压”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

  春节前后是结婚高峰期,本是喜庆的事儿,但动辄十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彩礼成为城乡青年难以承受之重,让网友直呼结婚“结不起”。专家表示,扭曲的“天价彩礼”既有城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的因素,也与功利、攀比的社会心态有关,给新婚家庭带来巨大负担,建议政府、社会各方采取“减压”措施,引导婚姻风俗回归健康理性。

  多地“天价彩礼”频现 网友直呼“结不起”

  日前,有关“天价彩礼”的报道频频“亮眼”。在一些地区,出现用秤称足三斤三两百元大钞作彩礼的现象。还有的讲究“万紫千红一片绿”,即1万张5元钞票,共5万元,1000张百元大钞,共10万元,50元钞票看着给,彩礼15万元起价。更有的地区按女子学历标价,本科15万,大专12万,中专10万……

  山东曹县一位村民接受采访时表示,在鲁西南地区,年轻男女恋爱基本确定关系先要搞一次“小见面”,按当地一般行情,男方此时要给女方准备20条烟、20箱酒、400斤瓜子、400斤茶叶、400斤糖果等;正式提亲称为“换小条”,男方要准备的物品,除了四金一钻(金项链、金手镯、金耳环、金戒指和钻戒),有的地方还会准备一些现金;订婚时,男女双方家庭见面称为“换大帖”或“大见面”,男方除了准备烟酒糖茶以外,需要买房,有的女方家庭还会要求买车。

  当地村民反应,所谓的用秤砣称现金的做法的确存在,三斤三两百元大钞大约12万元,还有地方流行六斤六两,虽然这种大额礼金是个别地区个别现象,但是总花费居高不下,成为男方一项沉重负担。

  甘肃陇东地区“天价彩礼”也由来已久。2015年2月媒体报道了镇原县彩礼连年上涨,大龄男青年娶不起媳妇,引发热议。镇原县交通闭塞,是甘肃省58个连片特困县之一。屯字镇川口村村民告诉记者,该县塬(高原上的平地)区彩礼一般为15万元左右,山区还要高出2、3万元,彩礼加上“三金”、服装、婚礼花费等约需要25万元,一户农民每年种地的收入仅有2万多元。当地婚事行情的持续走高,更是催生了媒人借机敛财、骗婚等问题。

  习俗被扭曲、性别比失衡:嫁女成为“致富”机会?

  专家表示,彩礼形成的过程有历史和文化原因。天津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指出,在过去,“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这种观念深入人心,男方通过支付彩礼证明自己家族的实力,也在一定意义上是对女方家庭的一种象征性补偿,让出嫁的女子安心。但如今的“天价彩礼”是对传统习俗的一种扭曲,是一种互相攀比,超出了男方家庭的实际承受能力,甚至出现举债结婚、因婚致贫的现象。

  记者调查发现,“天价彩礼”不仅多发,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更是变本加厉。鲁西南地区一位常年做村行政工作的李姓老人告诉记者,有的家庭把女儿出嫁当成一次难得的致富机会,甚至有“卖女儿”的嫌疑,要求男方必须出重金才能成婚。“现在的‘行情’就是这样,男方家庭困难一些的,女方会多要点钱;男方经济状况好一些的,女方则可以少要2、3万元。”甘肃庆阳地区一位村民对记者说。 (编辑:红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