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时代杂志》亚洲总编辑谭崇翰(Zoher Abdoolcarim)撰写专文批评“习马会”,形容马英九是个过气的政客,并认为习近平是在“错误的时间见了错误的人”,“习马会”只是历史性的握手,无足轻重,并戏称马英九为“鲁蛇”(loser)。 持平而论,马英九任内勇往直前地推动不少重大改革或从事建设,包括证所税的规划、油电双涨、房地合一税的课征、陆客团客来台观光、自由行,以及两岸ECFA协议的签署等。不过,成效不如预期。 证所税的谢幕,系在各方较劲、利益团体反扑、政党算计,以及计算太过繁琐,缺乏可操作性所致。而油电价格双涨,反映市场机能的原则也没错,只是未能体察景气下滑时,民众生活压力大增,上涨时机不尽合宜。至于被诬指为一味倾中,乃系TPP及RCEP迟迟未有进展,在顾及政治现实下,采取多元并进方式,先行洽签ECFA而已。 平心而论,马英九“执政期”多数时间笼罩在全球金融风暴、欧债危机的肆虐,加上台“立法院”的掣肘,施政表现平平。姑且不论马英九的经济表现,至少他在任内,透过开放大陆观光、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巩固了两岸的和平。 在马英九7年多来的承平日子里,面对“安全”与“尊严”的杠杆天平中,台湾在安全的一端不再有顾虑,如今社会只在“尊严”的另一端上大做文章。没有安全何来尊严? “习马会”设定在“一个中国”原则下,让两岸可以稳定的“维持现状”,不致擦枪走火,进而追求经济发展,再视未来变化,决定两岸关系的何去何从。虽然“在野党”反弹,更认为是选举时期的政治操作,牺牲了台湾的权益。 但事实上,两岸的和平也是美国的最高原则。在蔡英文民调大幅领先之际,两岸“统独”的翘翘板,可能在未来向“台独”倾斜。因此,“一中原则”的框架使蔡英文有更好的挡箭牌来平衡“台独分子”剑走偏锋,避免触及两岸和平的敏感神经,可以全心全力来发展经济,不但符合美国的利益,也有机会为蔡英文的两岸问题解套,不是美事一桩吗? 在“保障安全”下,追求“有尊严”的生存发展,马英九何来“鲁蛇”之有?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