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法晚联合报道 (记者 赵颖彦)当家长普遍把学习成绩作为教育孩子的“抓手”时,一些“特立独行”的孩子成绩虽不拔尖但却有着自己的爱好和个性,这却被家长冠以“不务正业”。殊不知,很多孩子优秀的潜质就是这样被扼杀的。 作为家长,你能容忍孩子的“特立独行”么?北京二中校长钮小桦送上贴心锦囊“有一种爱叫放手”。 “蜘蛛侠”也可以“逆袭” 钮小桦校长一直记得一个叫李汉歌的“怪咖”。那还是2008年,在新学期开学典礼上,钮小桦就宣布为高一新生李汉歌建立“李汉歌蜘蛛研究实验室”。 这个李汉歌是何许人?为什么一入学就获如此“优待”?原来,李汉歌从小就开始养蜘蛛,这是他最大的爱好。当年中考时,论成绩李汉歌无法进入二中,但他却凭着对蜘蛛的研究,以特长生身份成为北京二中的高一新生。 “我很感谢他曾就读的小学和初中,更感谢他的家长,能够容忍孩子把房间搞成‘盘丝洞’”。钮小桦感慨道。后来,李汉歌对蜘蛛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他不仅获得了“市长奖”提名,还获得“第60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动物科学四等奖。 等李汉歌高中毕业,光凭高考成绩,他无法进入自己向往的专业,但却被保送到西南大学,而感动大学的就是他12年对蜘蛛不间断的研究。 但令人遗憾的是,更多家长往往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在有意无意中,把他们的爱好扼杀在萌芽之中。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那么,作为家长,怎样用足够强大的心去包容和理解“怪咖”的孩子?钮小桦认为,家长应当根据孩子的成长规律,在应当放手时“狠下心”。 例如,在小学时,家长可以管得更细、更具体;升入初中后,家长便可以适当放手,让孩子能够有一点自由的空间去探寻内心的兴趣点;到了高中之后,家长更是要在自理自治方面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 另一方面,家长也要正确认识真正的兴趣和功利性兴趣的区别。钮小桦表示,很多家长为了抓取进入好学校的“敲门砖”,将孩子的兴趣“异化”。比如,很多孩子从小就学乐器,但有的家长的目的不是因为孩子有兴趣才学而是因为这对升学有帮助。 殊不知,这样的做法,恰恰是在伤害兴趣。而最可怕的,是这种“被功利”会逐渐演变为“自觉功利”,也就是孩子自己也认为学习某项特长是为了升学。 钮小桦认为,目前随着高考试题的多样性,综合素质能力将趋于竞争主导。另外,每年北京高考录取率都稳步在80%以上,这就为家长提供了更多空间来关注分数背后的孩子,以及关注孩子的精神世界。 他建议家长把教育看做“超越知识的教养”,对孩子的兴趣怀有包容和保护的心,努力让孩子成为一个因为乐趣而快乐的人。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