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昆京曾云红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以权力瘦身为廉政强身,反腐将一如既往保持高压态势。这意味着中国已进入反腐新常态,反腐不但是建设廉洁政府的重要抓手,也成为依法治国的重要推动力。 现在有的审批“明放暗不放”,有的换个“马甲”又以备案名目出现,有的放权降低了门槛,但外面中介“高墙”依然林立。这些乱象成为新的市场“拦路虎”,必须坚决消除审批“灰色地带”,防止改革红利被截留蚕食、对冲削减。政府削权放权的同时,还要以刚性制度来管权限权,念好权力“紧箍咒”。要用法治“金箍棒”为政府权力划定边界,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这是打造法治政府、廉洁政府的“金钥匙”。要紧紧扎住制度围栏,坚决打掉寻租空间,铲除腐败的根基。权力寻租即掌握公权者以权力为筹码谋求自身经济利益,严重损害公众利益和国有资产安全。必须加强行政监察、审议监督的力度,将监督落到实处,真正发挥监督的作用,才能确保反腐的力度和效果。“没有监督的反腐就是一句空话,加大行政和审计监督的力度,是依法行政和建立廉洁政府的关键。”对腐败行为,要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办到底。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要推行决策、执行、管理、结果向社会公开,让公共资金和权力在“探照灯”和“摄像头”下运行,向老百姓交出一本看得懂的“明白账”。 自去年起,铺张浪费的风气已得到很好的遏制,无论企业高管还是普通市民,节俭已成为很多人的生活习惯。抵制腐败已深入人心,反腐高压态势已逐渐成为一种新常态。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勤勉尽责、善谋善为。对懒政、庸政、怠政要严肃问责,对不敢抓、不敢管、尸位素餐、碌碌无为的干部,坚决采取组织措施,为官不为的典型要公开曝光。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