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3月22日15时左右,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机场和地铁站先后发生3起自杀性连环爆炸案,目前已确认造成至少31人死亡,逾200人受伤。伊斯兰国组织(ISIS)宣布对此事件负责。恐怖袭击发生后,金融市场一度巨幅波动,包括股市、石油等在内的风险资产大幅跳水,资金纷纷流入美元、黄金、国债等避险资产,欧元、英镑等相关货币走跌。不过,市场波动在午后渐趋平静,最终欧洲三大主要股指涨跌互现,油价也基本收复暴恐事件发生后的大部分失地。那么,对于欧洲经济来说,表皮无碍是否意味着没有伤筋动骨?如何看待暴恐事件频发可能给欧洲经济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围绕这一问题,本报记者特别采访了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 暴恐事件频现欧洲 源于两大原因 对于22日金融市场的表现,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从2005年的伦敦地铁爆炸案到去年11月的巴黎恐怖袭击案再到眼下的布鲁塞尔爆炸案,暴恐事件对于欧洲人来说早已不再是“别人家的故事”,这也是此次金融市场能在短暂的震惊之后迅速恢复韧性的原因。然而,短期影响很快消弥,长期创伤却难以治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美国“9·11”事件过后近十五载,几乎没有再次发生同类恐袭事件,而以伦敦地铁爆炸案为标志开启的所谓恐怖袭击欧洲“第二季”却至今未能结束,特别是此次布鲁塞尔爆炸案距离上一次巴黎恐怖袭击案只有短短4个月时间。恐怖分子能够在欧洲大陆上如此肆意行凶,仅从民众信心遭受打击这一项上考虑,其给实体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就不言而喻。 那么恐怖分子缘何频频瞄准欧洲?梅新育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先是欧洲的地理位置难以避开从伊拉克到叙利亚再到利比亚绵延的战争火线,这意味着,一方面,常年的战乱、种族斗争、党派斗争以及欧美俄等大国在中东地区各自心照不宣的利益所在,使得欧洲不可避免地成为是非之地;另一方面,暴恐分子可以更加便利和低成本地进入欧洲境内开展活动、宣传教化极端思想。其次是欧洲的国籍政策、难民政策乃至一些社会福利政策为极个别恐怖势力在欧洲本土上发展势力、培养暴恐分子提供了温床,特别是近年来欧元区各国在难民问题上始终缺乏团结行动,导致包括社会安定在内各种各样问题的发生。 四大长期影响 令欧洲经济前景蒙阴 在地理位置不可改变,而一系列社会政策在可预见的未来面临巨大调整难度的情况下,布鲁塞尔事件可能并不是最后一次,而这个定时炸弹可能在任何一个城市被引爆。在这种情况下,欧洲经济中受影响的可能不仅仅是旅游、航空、零售等受暴恐事件最直接影响的行业。从长期来看,这种影响可能从四个方面为欧洲经济前景蒙上阴影。 首先就是对民众信心的打击。与伦敦、巴黎不同,布鲁塞尔不仅是比利时首都,更是欧盟总部所在地;暴恐分子将尖刀直接捅向欧盟的心脏,这在政治安全上是对欧盟前所未有的打击,也将严重挫伤民众对于欧盟的信心,进而影响到个人消费与投资意愿。 其次,暴恐事件频发势必引发欧洲当局的深刻反思,而后者所能采取的最直接措施就是加强反恐和安保——这无疑意味着巨大的资金投入。加之因现行难民政策而带来的与日俱增的财政消耗,眼下已然在财政方面捉襟见肘的欧元区各国将不得不进一步克扣原本应该用于促进经济复苏的资金。在货币政策已接近用到极致的情况下,财政刺激的缺失对于欧元区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 再次,暴恐事件频发加大了企业投资的政治风险,这将促使资本进一步流出欧洲,特别是长期性投资流失步伐会加快。“事实上,面对重税体制与僵化的劳工政策,即使是一些欧资企业在扩大产能时,也不愿意选择欧洲,而更愿意选择亚洲或其他地方。”梅新育表示。“如今加上暴恐事件的因素,生产企业走出欧洲将获得新的动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布鲁塞尔事件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也将对美国选情产生影响,令主张对反恐持更激进态度以及希望美国减少对外部世界“干预”的特朗普获得加分。不管怎样,相对于本来安全程度就优于欧洲的美国,欧洲在反恐及相关社会政策上的不作为和难作为将令其进一步丧失人才和资本吸引力。 最后,布鲁塞尔事件的发生及其反映出的欧元区社会制度弊病以及社会环境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影响到英国6月份的“脱欧”公投。有过伦敦地铁案惨痛经历的英国民众,必然希望离开这些不安定因素越远越好,而由此引发的公投天平的倾斜只会让更多的投资者在投入资金时举棋不定。 四大长期影响 首先是对民众信心的打击。 其次,暴恐事件频发势必引发欧洲当局的深刻反思,而后者所能采取的最直接措施就是加强反恐和安保——这无疑意味着巨大的资金投入。 再次,暴恐事件频发加大了企业投资的政治风险,这将促使资本进一步流出欧洲,特别是长期性投资流失步伐会加快。 最后,布鲁塞尔事件的发生及其反映出的欧元区社会制度弊病以及社会环境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影响到英国6月份的“脱欧”公投。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