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受到多重制裁,伊朗仍然是中东和北非地区的第二大经济体,仅在沙特阿拉伯之后。同时伊朗的能源产业潜力巨大。 伊朗的碳氢化合物储量巨大。2014年英国石油公司对世界能源的统计报告指出,伊朗坐拥世界最大的天然气储量(1200万亿立方英尺,超过世界总量的18%),位列委内瑞拉、沙特阿拉伯和加拿大之后,并且拥有世界第四大石油储量(1570亿桶,相当于超过世界总量的9%)。 伊朗石油和天然气产量相当大,是世界第三大天然气生产国(位列美国、俄罗斯之后)和世界第七大石油生产国(位列沙特阿拉伯、俄罗斯、美国、中国、加拿大和阿联酋之后)。 然而长期的国际制裁给伊朗的经济和投资环境带来越来越沉重的包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从2012年上半年开始,国际贸易和金融制裁给伊朗带来了新一轮冲击波,使伊朗经济陷入严重萎缩。在世界银行2014年发表的《世界营商环境报告》(DoingBusinessreport)中,伊朗在189个被调查的国家中排名152位,在中东和北非地区国家中仅高于阿尔及利亚、吉布提、叙利亚和利比亚。 投资不足再加上制裁导致伊朗的石油和天然气产量缩减。石油和天然气产量没有充分反映该国真实的潜力。 2013年伊朗石油产量为350万桶/天,比2012年低6%,创二十年来最低值。 其天然气生产领域依然发展不充分。一方面建设管道和液化天然气所需基础设施所需的大规模投资不足。另一方面由于缺少天然气处理和运输基础设施,伴生天然气通常在石油开采点被燃烧,浪费了一大部分宝贵能源。 未来15年中,伊朗的石油和天然气产业需要超过5000亿美元投资,来保证并提高产量。 伊朗出口同样表现不佳。2011年伊朗是世界第三大原油出口国(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2012年伊朗原油出口收入比上一年缩减了超过一半(大约减少了GDP的15%),2013年进一步减少了15%。即使出口没有再减少,由于石油价格下跌,伊朗原油出口总值也会下降。2013年出口总值达到平均108美元/每桶,2014年10月每桶仅80美元。 伊朗仍是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重要成员之一。2013年,它是该组织第三大石油生产国(在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之后)。但是,国际制裁和投资不足使得伊朗不能够扩大生产量。伊朗石油部2012年称,伊朗的主要目标之一是维持其在OPEC的第二大原油生产国地位,创造富余产能。这将帮助伊朗保持其在原油市场的影响力,尤其当"页岩气革命"正在改变北美能源格局,石油生产国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实施重大改革 为了抵消制裁带来的影响、建立更好的投资环境,伊朗在最近几年开始了重大能源改革从而满足国内需求、恢复产量。 其中一个激进的能源改革内容包括上游石油和天然气产业引入新的合同和财政政策,目的是给伊朗的开采和生产企业引入外资和技术。尽管国际制裁使产量和出口量下滑加速。不够诱人的合同条款长期阻碍了振兴该国生产容量的投资。 伊朗石油部部长表示,如果国际制裁取消了,将于2015年10月在伦敦的会议上发布名为"伊朗石油合同"(IPC)的新的石油合同。新合同延长至15或20年,这可能会让承包商为了获得长期的收益而使用更精湛的技术。同时新合同会更具竞争力,对国际投资者来说比邻国的合同更有吸引力。 对邻国的影响 伊朗在石油和天然气市场的影响力增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如果伊朗的国际制裁取消,将会发生最大的变化。伊朗核问题谈判达成的临时协议不大可能造成可观的影响,因为石油和天然气投资具有长期的性质。另一方面,更具竞争力的合同条款的推出将成为国际石油和天然气投资商进入该国的重要吸引力。 如果这上面两个条件都能实现,伊朗石油和天然气产业的崛起将既是油气丰富国家的机会又是挑战。 如果伊朗能成功提高本国天然气产量以及发展出口基础设施建设,考虑到地缘的接近性及对天然气的更大需求,其邻国也将会成为主要市场之一。 伊朗已经和一些海湾国家进行了几年的能源贸易谈判。有些失败了,有些仍在进行。2014年6月,科威特石油部长宣布科威特期待与伊朗签订采购天然气协议。在2013年,伊朗和阿曼签订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因此伊朗每年出口3530亿立方英尺天然气给阿曼,其中70%满足阿曼国内需求,其余被液化再出口。伊朗同样宣称已经做好准备向伊拉克出口天然气。极具讽刺性的是,伊拉克虽然拥有的天然气总量比挪威和欧盟的总量还多,但却是世界上第四大天然气燃烧处理国家。 之前伊朗和阿联酋的一份酝酿中的协议破产了,因为在价格上产生了分歧。同样,巴林与伊朗就天然气进口达成协议,但这份协议由于政治因素没有履行。 伊朗将有可能与卡塔尔竞争,出口天然气到欧洲和亚洲市场。很多观点认为伊朗有可能经由土耳其把天然气运输到欧洲。这样欧洲能够减少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事实上,伊朗最初参与到了纳布科和跨亚得里亚海天然气管道工程中,这两个工程的目的是把天然气经由土耳其从中亚和中东运输到欧洲。然而,由于国内政治因素,伊朗退出了这两项工程。 在石油市场上,伊朗石油产量的提高将会成为OPEC的另一大挑战。 石油和天然气的一大主要差别是,石油具有国际市场,然而天然气只有区域市场。因此石油价格的波动可以很恰当地用国际供求变化来解释。通常这些市场力量被外部波动(如革命、经济的繁荣与萧条,甚至是气候)影响着。 从2011年开始,直至最近,石油市场经历了自1970年以来从未有过的价格稳定局面,尽管一些世界最大供应国经历了国内动乱,如伊朗、利比亚和叙利亚。单单在2013年,石油市场接近每天减产300万桶,然而价格几乎不变。 尽管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和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对伊朗造成威胁,油价近期一直在下降。但是以往的乱局通常导致价格大幅增长,今天的情形本质上与以往不同。更多石油供应(主要来自北美)进入到市场,弥补其他地方供应的不足。美国继续享有页岩气革命带来的福利,2013年其石油产量增加到1000万桶/每天,是198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美国历史上最大幅的增长。 如果伊朗这个石油巨头也要增加产量,石油价格的下行压力会更加大。然而,OPEC,控制了全球超过40%的石油产量,不可能眼看着石油价格下滑。对于OPEC成员国来说,石油是他们经济的支柱,占政府和出口收入的巨大比例。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