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两会”在即,境外媒体对本次“两会”可能涉及的主要议题进行预测: 经济改革备受期待 路透社2月27日报道:作为习李政府上任一年来的首份答卷,即将召开的“两会”将吸引全球目光。而在多家投行和券商看来,虽然中国2014年宏观经济目标料将持稳不变,但内涵或有差别,改革和转型可能提升政府对经济增速下行的容忍度。 香港《南华早报》2月25日报道: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宣布,政府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没有对经济增长提出预期。中央政府正试图实现经济的再平衡,增加国内消费并减少对出口和政府经济刺激的依赖。瑞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表示,会议发布的声明暗示政府会致力于维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合理区间意味着GDP的年增长率在7%到8%之间。一些分析人士推测政府或许会降低年增长预期至7%,李克强总理已发出信号,决心牺牲短期增长聚焦经济改革。 日本《外交学者》杂志网站2月25日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最近举行会议,讨论将于3月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稿。会议指出,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推进“重要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以习近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将2014年视为经济改革的重要年份。如今的问题是,政府到底在想些什么,其关于“新突破”的想法是否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期望相吻合。 反腐仍为热门话题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2月24日报道:以习近平、李克强为首的新一届领导层开始执政以来的一年,反腐成了中国政治中最受关注的大事,也必将是即将召开的“两会”的热门议题。据报道,反腐是历年“两会”的主要话题,公众希望2014年“两会”中国反腐能够由“治标”阶段进入“治本”阶段。所谓“治本”是指由党内监督、政府监督发展到国家立法层面。 新加坡《联合早报》2月26日报道:每年全国“两会”,中国媒体的会前调查问卷,反腐一直是位居前列的话题,2014年也不例外。人民网推出“两会”热点调查,截至2月11日,以45万票居首的仍是历年来网民最关注的“社会保障”课题,“反腐倡廉”和“食品药品安全”则暂时分列二三位。 安保的覆盖面扩大 新加坡《联合早报》2月23日报道:全国“两会”将于3月初召开,其安保范围除了往年的京津等6个省区市外,2014年将首次扩展至新疆等多个西部省份。北京市公安局也将从3月1日起,对举报恐怖袭击线索者给予巨额现金奖励。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安全与军控所所长李伟指出,往年由北京市负责的全国“两会”安保工作并未出过大问题,2014年升级由公安部主掌,且扩大安保覆盖面,关键在于中国官方已经注意到,自2013年以来,“三股势力”对国内构成的威胁日益突出。 香港《南华早报》2月25日报道:中国政府智库分析人士指出,新成立的机构国家安全委员会不再将外交作为关注焦点,而是更多地聚焦国内事务和非常规安全威胁。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国家安全委员会有望正式设立。安全及外交领域专家称,国安委中不同部门的重要性将依据所面临的现状而随时变化。尽管中国外交政策已从低调向更为自信转变,但包括民众不满情绪高涨和社会不平等在内的国内问题仍然是当前中国政府面临的几大困扰。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