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重庆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上,审议了市人大内司委提请审议的《重庆市志愿服务条例(草案)》。 六成志愿者在30岁以下 重庆市人大内司委主任委员李元鹤介绍,截至本月,我市已成立了267个志愿服务组织、2200余个服务站点,拥有250余万名志愿者,其中100万人完成注册。 志愿者中,高校学生,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员工是主力,两者分别占53.6%、24.8%,63.4%的志愿者年龄在30岁以下。由于六成志愿者没有注册,注册人群约占全市总人口3%,和国际通行7%的标准相比,仍有待提升。 3月5日有望成重庆市志愿服务日 草案建议,志愿者可以向依法登记的志愿服务组织或市级志愿服务信息平台申请注册,拥有一张专属“身份证”。 志愿服务组织可向民政部门申请登记,也可向依法登记的志愿服务组织提出申请,成为其分支机构或团体会员。即便不具备登记条件,也得向街道、乡镇备案。此外,组织平时都开展了哪些活动,也需定期记录,并向登记机关备案。 各级政府应当把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本行政区域内志愿服务工作的总体规划、综合协调,应由市、区县精神文明指导机构负责,行政管理则由民政部门承担。 每年的3月5日,是学雷锋活动日,今后还有望成为“重庆市志愿服务日”。 服务100小时就能评星 草案表示,今后,我市将建立统一的注册志愿者星级认定制度。只要市民的志愿服务累计时长达到100小时、300小时、600小时、1000小时、1500小时,就能认定为一至五星级志愿者。此外,服务时间还能换取一定社区服务,在公共服务等方面享受优惠或优待。在应聘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时,甚至有望享受同等条件下优先择优录取。 草案也鼓励给予一定补贴。比如,对志愿者在从事志愿服务活动中,由本人所支出的必要交通、食宿、通讯等费用,志愿服务组织可以给予补贴。 在活动过程中,志愿者也不能违反法律法规。按照草案,发生地震等突发事件时,志愿者或志愿服务组织应及时与当地政府或其委托的组织联系,接受当地政府统一指挥、安排、管理,不给救灾添乱。 现场讨论> 该不该给报酬? 有与会人员认为,对志愿者补贴与志愿者服务的原则背道而驰。他说,草案对志愿者服务的概念,界定为自愿、无偿,如果进行补贴就让志愿者服务变味了。 来自城口的市人大代表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无偿不等于没有经费保障,无论是志愿服务组织还是志愿者个人,在他们开展志愿服务的时候,都应该有与他开展志愿服务相匹配的保障,包括工作保障和经费保障。很多大学生志愿者没有经济来源,给他们一点相应的补贴也是应该的。 志愿服务咋认定? 有与会人员在志愿者奖励评估的问题上提出,志愿时间可以不是唯一的评估标准,还可以通过志愿活动的社会效应,以及志愿者可能承担的牺牲情况等多方面来评估进行奖励。 故事> “安全爷爷”护送孩子过马路 昨日下午4点40分,江北区观音桥力帆体育场十字路口,一名戴着红帽子、红袖笼的老人,正带着孩子过马路。这位老人,就是65岁的观音桥街道富力海洋社区居民敖中元,孩子们都喊他“安全爷爷”。 2012年,富力海洋社区发起“稻草人儿童守护计划”,专门护送上学、放学过马路的孩子。敖爷爷是最早报名的一批志愿者,被安排在每周二护送孩子过马路。现在,“稻草人儿童守护计划”已发展到60余人。如今,敖爷爷已志愿服务数百小时,在富力海洋社区的“爱心银行”储蓄卡上存下了不少积分。今年4月份,敖爷爷受社区邀请,到南川神龙峡旅游,让老人非常高兴,“想不到,志愿服务的积分可以兑换这些,这也是对我的鼓励,以后会更有干劲。” 解读> 积分可以换些什么? 积分或者志愿服务时间能换些什么?让我们以江北区观音桥街道富力海洋社区为例来看一看。社区书记蒋莉介绍,2012年,社区开始进行网络注册,并建立起“爱心银行”制度,之后志愿者队伍发展加快。理清网上注册、志愿服务时长记录、积分登记情况、激励机制等方面,让整个流程更加规范。 现在,富力海洋社区居民的志愿服务积分,可以兑换三个方面的服务。一是可以去“社区爱心超市”,用积分兑换小商品,大到被子、保温水壶,小到浴帽、洗碗刷;二是可以享受社区综合服务站的优先使用权,如舞蹈排练室、桌球室、健身室等,而且免费使用;三是可以换取社区服务,比如修水管、陪伴空巢老人等。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