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慈善·民生 >>鲁甸地震灾区特写:帐篷里的一天

鲁甸地震灾区特写:帐篷里的一天

时间:2014-08-14 14:47来源:新华网 作者:石昊 刘彤
清晨,鲁甸地震震中龙头山镇是在晃动和细雨中醒来的。

  清晨,鲁甸地震震中龙头山镇是在晃动和细雨中醒来的。

  在灰街子安置点,A17号帐篷里的灯光亮得很早。6点多钟,31岁的杨玉林已经起床,准备生火做“大锅饭”。他的父亲杨发清和母亲尤万会还在熟睡。

  这个12平方米的民政救灾帐篷里摆着三张行军床,发放的军绿棉被和从自家废墟里挖出的被子铺在床上。地上的防水彩条布几乎被鞋子带进来的泥土覆盖。帐篷的角落里杂乱堆放着一个竹背篓和各方援助的生活物资:新疆切糕、儿童玩具、洗漱用品……帐篷里唯一的电器是一盏节能灯。

  杨玉林有三个妹妹,除了三妹在鲁甸县城生活,其他都在昆明打工、安家。震后第二天,兄妹四人急匆匆赶回村里,却发现奶奶已经埋在一片瓦砾之中。灾难发生时,杨发清夫妻正在山上采花椒,万幸躲过一劫。

  简单洗漱过后,杨玉林来到帐篷旁边的昭通共青团志愿者服务点。几顶帐篷,三口大锅,十几位技术娴熟的家庭主妇——这里负责灰街子安置点几百口人的一日三餐。

  “我基本不会做饭,只能有什么活干什么活。”杨玉林有点不好意思。他戴着口罩,穿着围裙,挑煤、烧火、打下手。大锅饭的所有食材和煤都是捐助的。煤很呛,冒着黑烟,杨玉林的头发和眉毛很快就沾满了灰。在服务点做饭的大部分是安置点的受灾群众,还有一些各地赶来的志愿者。

  八点半,水蒸气伴着淡淡的饭香飘散开来,热腾腾的挂面出锅了。杨发清老两口从帐篷里出来,和大家一起排队打饭。有站着吃的,有蹲着吃的;有小哥哥喂小弟弟的,有戴孝女儿默默吞咽的。“别老吃方便面!”志愿者朝几个小孩子喊。

  几条邋遢的狗在嘈杂的人群中穿梭觅食。不间断的应急广播除了播报最新消息,还会插播《红旗飘飘》等歌曲。“1!2!3!4!”救灾官兵的口号声隐约在山谷回荡。远处,团团云气萦绕着陡峭高耸的墨绿山峰。

  吃过早饭,杨玉林和母亲留在服务点准备午饭。杨发清踱回了A17号帐篷。他说:“每天无所事事,只能在帐篷里躺着,或者在周围转转。”在灰街子安置点,不少老年人甚至中年人并不像杨玉林一样早起。他们觉得,目前重建还早,上了年纪也帮不上什么忙。

  11点多,午饭出锅了,炒洋芋白米饭。很多年轻人一边吃饭一边玩手机。这里,手机是唯一的娱乐工具。为了用电安全,帐篷里不允许私接电线。手机充电只能去附近统一的供电点。

  其实,A17号帐篷除了杨玉林一家,还有一位特殊的住户——志愿者霍会航。这个安徽来的饭店老板皮肤黝黑,身体壮实,眼睛明亮。他在震后第三天到达鲁甸,成了灰街子安置点的“大厨”。

  “每天看着这么多人来吃饭,我感觉自己作了点贡献。”霍会航刚说了几句,就被叫去做饭了。

  灰街子最无忧无虑的应该是孩子。连片的帐篷既像迷宫又像大家庭,可供他们玩闹。11岁的小王秋天开学就要上五年级了,地震把她的学校夷为平地。当被问起开学怎么办时,她回了句“无所谓,随便”,就和小伙伴们跑开了。

  大山里的教育氛围似乎不太浓厚。生活贫困的人们,种200棵花椒树一年的收入还比不上出去打两个月零工。所以,很多人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地震后不少人赶回来,帮助家里和乡亲们做点事情。

  暮色降临,灰街子的帐篷里亮起了点点灯光。杨发清说,地震刚发生时,他们帐篷里曾经住过将近30个人,大家只能蜷缩着依偎在一起。后来帐篷多了,住得稍微宽松点。

  不过,现在帐篷仍然比较紧张,两个甚至多个家庭挤在一起的情况并不少见。大部分帐篷里没有床,睡在地上只能多铺几层褥子。

  好在洗澡问题已经解决。部队的淋浴车每次可以容纳十几人同时洗澡,时间限制在十几分钟。干净的临时厕所也搭了起来。

  杨发清说,到了农历十月,鲁甸就要入冬了。“现在吃喝都没问题,下一步就想着怎么过冬,以后怎么盖房子。”

  晚饭时,两车矿泉水和方便面又运进了安置点。年轻人排成长队把物资一箱一箱传递到了发放站。确认遇难人数的工作也已经展开,很多村民聚在一起,借着昏黄的手电光,写下逝去亲人的名字。

  夜色渐浓,帐篷里的灯光逐渐暗了下去。杨玉林的胳膊白天晒伤了,吃了扑尔敏,有些昏昏欲睡。他说过几天村里就要修路了,需要劳动力,他暂时不回昆明。他说:“先把路修好,以后慢慢再说。”

(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玉殿晗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5-03-09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