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的张琴,是荣昌县许溪小学中心校6年级2班的学生,家住离学校5公里远的古泉村。因为学校离家较远,她每天早上7点多就要带着午饭从家里出发。张琴最大的愿望是每天中午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如今,张琴的愿望得到了满足,而且还能在学校喝到牛奶、吃到鸡蛋。 继2007年荣昌率先施行农村小学生免费饮奶工程后,现在,县委、县政府又对全县农村小学生开展了“喝开水吃热饭工程”,让农村小学生既能在学校喝上牛奶,还有干净的开水喝,有热腾腾的饭菜吃。截至目前,全县100%的农村在校小学生能喝上开水,80%的农村小学能为中午带饭的学生蒸饭,解决了45000名农村小学生的在校喝开水问题和约14000名学生的在校就餐问题。 送牛奶 农村孩子喝上免费奶 据统计,荣昌县有40%~50%的小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由于大部分时间父母都不在家,孩子的生活无法得到很好的照顾。加之地处农村,很多地方没有商店、小卖部,农村的孩子很难喝到牛奶。 与城里的孩子相比,农村的孩子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大多因营养不良而身体发育缓慢,抵抗能力也较差。为了改善农村小学生的营养状况,荣昌县在全国率先提出了让农村小学生免费喝牛奶这一惠民工程。2007年,荣昌县农村公办小学的所有学生,都喝上了免费牛奶。 为了进一步贯彻这一惠民工程,荣昌县通过这几年时间把免费饮奶工程逐步扩大到了各农村公办幼儿园,现在已经惠及农村民办小学及民办幼儿园。这一工程使全县所有农村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都喝上了健康营养的免费鲜牛奶。 为了很好地实现这一惠民工程,县财政今年拿出1000万元专门用于小学生喝奶工程。在以往每周喝两次的基础上,增加为每周三次,每次1盒(200ml)。牛奶由招标的商家负责在当天10:00前送到各乡镇小学及幼儿园,保证孩子们能喝到新鲜的牛奶。这一惠民工程使全县农村149所公办小学、4所民办小学、3所公办幼儿园和169所民办幼儿园的61000名农村小朋友得到实惠。 买设备 学生中午不再吃冷饭 荣昌全县共有153所农村小学,只有极少数小学有食堂,大多数学生只能自己从家里带午饭到学校吃。往往到中午的时候,孩子们带的饭菜已经凉了。现在,没有食堂的小学都已配备了相应的设备,为同学们提供加热饭菜的服务。再冷的天,同学们也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了。 荣昌县去年投入了206万元为农村小学购买设备、燃料等,有的学校还专门聘请人员负责管理,有的学校学生人数较少,就由老师轮流为学生热饭。 许溪小学中心校校长柳贞伟介绍,该校是去年9月份开始为学生提供热饭服务的。许溪小学中心校共有500多名学生,大多数学生的家都离学校比较远,中午不方便回家吃饭,就自己带饭到学校。以前,因为没有热饭的设备,学生们只能吃冷饭;学校也没有开水,学生们渴了只能喝自来水,导致很多学生拉肚子。 学校买来设备后,把空了很久的“伙食团”进行了改造,用于安放设备,还请了一个师傅专门为学生热饭。学生们把饭菜装到饭盒里,在自己的饭盒上做上标记,早上到学校的时候就交给“伙食团”的师傅。师傅会在每天上午最后一堂课下课前,提前20分钟为学生们把饭蒸好。学生们下课后就可以到“伙食团”取回自己的热饭菜。 供开水 学生告别喝自来水 许溪小学中心校在为学生解决吃热饭问题的同时,还为学生提供开水。 柳贞伟告诉记者,天气变热后,学生喝水就成了一个大问题。以前,学生们都是用矿泉水瓶从家里带水到学校来喝,但夏天天气热,很多学生带一瓶不够喝,就只有喝自来水,这非常不利于学生们的健康。现在,学校每天上午和下午提供两次开水给学生。 为了让学生们能在夏天及时喝上冷开水,学校会在每天下午烧好一桶开水,第二天再兑到新烧的热开水中,降低一下水温。为保证开水的卫生,学校还用专门的保温桶盛放开水,将其放在教学楼入口处,并配备了水杯,让学生们一下课就有开水喝。 自从学校提供了加热饭菜和开水的服务后,学生们的身体状况得到了很好地改善,没有再出现学生因喝生水、吃冷饭而拉肚子的情况。 荣昌县教委宣传组织科干部张静告诉记者,为学生提供热饭和开水,不仅是为了学生的身体健康,还有个目的是培养小学生的健康意识。让他们知道应该养成吃热饭、喝开水的健康饮食习惯。 荣昌县教委副主任朱祥国介绍,2010年,全县共投入206万元用于“喝开水吃热饭工程”,截至目前,全县100%的农村在校小学生能喝上开水,80%的学校能为中午带饭的学生蒸饭,解决了45000名学生的在校喝开水问题和约14000名学生的在校就餐问题。 12岁小学生张琴: 我在学校感觉很幸福 12岁的张琴是典型的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难得回家一趟,家中就剩下她和70多岁的奶奶、6岁的妹妹。张琴说,奶奶年纪大了,经常生病,自己在家要做饭、做家务,还要照顾奶奶和妹妹。张琴在许溪小学中心校读6年级,她家住在离学校5公里远的古泉村,每天要走一个半小时的路到学校上课。因为学校离家较远,张琴和很多同学一样,自己从家里带午饭到学校吃。 张琴的学习成绩很好,在班里是第一、二名。问她在学校学习生活感觉怎么样,张琴的回答是,对学校很满意,在学校感觉很幸福。 张琴说,家里条件不好,她在家一直都没有喝上牛奶,但在学校却能喝到牛奶,吃到鸡蛋。张琴说,每个星期一、三、五是喝牛奶的日子,他们班上有51名同学,每次到了喝牛奶的时间,班里就会派几个同学一起到校门口领取自己班上的牛奶。张琴高兴地说,牛奶很好喝,而且喝了牛奶还可以长得高。也许就是在学校喝了几年牛奶的缘故,12岁的张琴已经有超过1.5米的身高了。 张琴对学校很满意,还有一点就是能在学校吃上热饭菜,因为在此之前,她每天中午都只能吃到冷冰冰的饭菜。现在,张琴每天到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装好饭菜的饭盒拿到“伙食团”。 当问及张琴对学校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时,她思考了一会儿说:“操场。”张琴说,她很喜欢运动,但学校的操场是泥巴操场,一到下雨天就没法上体育课,没法跑步了。张琴告诉记者,要是学校能有一块塑胶操场就好了,就算是下雨天去跑步,也不会溅一身泥。 针对张琴的心愿,记者咨询了荣昌县教委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荣昌县之前已经有过21块塑胶操场的指标,但这21块塑胶操场首先要满足县直属学校和各大镇中心校的需求,指标已在去年完成。像许溪小学中心校这样的小学,只有等待下次的指标了。不过,由于建造塑胶操场需要巨额费用,在财政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也不知何时会下达这样的指标。 相关新闻 荣昌将为寄宿小学 买微波炉建厨房 2007年以来,荣昌县为留守儿童安装亲情电话1365部,每月提供免费电话170分钟。成立留守儿童之家145个,新建寄宿制学校8所,解决了1400余名留守儿童的寄宿问题,留守儿童得到有效照顾和培养。 寄宿制小学的学生,大多是亲人不在家的留守儿童和家庭特别困难没有能力抚养的儿童。针对这一弱势群体,荣昌县今年将资助全县寄宿小学生1300多人,资助总额预计将超过110万元。 为加强小学生饮食安全,荣昌县还准备在今年秋季对小学学生食堂实施改造工程。这次改造工程针对小学寄宿制学校,将重点建设学生食堂。如果学校学生人数很少,将会为学校购买微波炉;如果学校有两三百名学生,就准备为学校修建一个厨房,从而保证热饭的质量。 本版稿件由记者 谭柯 采写 (重庆商报) (编辑:红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