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网 - 关注中外最新动态!

更多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城市 >>山东沂水:全环境立德树人奏响“兴教”强音

山东沂水:全环境立德树人奏响“兴教”强音

时间:2025-03-12 19:08来源:人民网作者:温敏 马也
3月11日,沂水县召开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推进会议,对纵深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做好兴教融合文章进行了全面动员部署,为建设教育强县凝心聚力。

  3月11日,沂水县召开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推进会议,对纵深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做好兴教融合文章进行了全面动员部署,为建设教育强县凝心聚力。

  “最养百花唯晓露,能生万物是春风。春风就是教育、教师,要发挥好春风化雨的作用,发挥好晓露润心的作用,让花骨朵开得越来越鲜艳,让沂水发展更有支撑、更有动力、更有活力。为此,我们要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以教育之光照亮沂水高质量发展之路。”沂水县委书记陈士贤说。
 

  优化保障,赋能教育发展
 

  顶层谋划,高位推进。2022年沂水县将科教兴县战略作为七县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全面启动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成立以县委书记和县长担任“双组长”的全环境打造教育强县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关于全县全环境立德树人打造教育强县的实施意见》,建立起全过程、全领域、全环境协同育人新体系。

  今年伊始,沂水县将“兴教”作为全县六大融合文章之一,“这是科教兴县战略的纵深推进,是全环境立德树人的2.0版,也是加快由教育大县向教育强县迈进的总抓手。”陈士贤介绍,“我们始终践行‘把最好的待遇给老师、让最美的地方是校园’承诺,每年投入的教育发展资金,均占全县总支出的27%以上,三年累计投入66亿元。”在全面“保障网”下,沂水连续3年召开万人教育大会,实施“一十双百”培育工程,尊师重教、尊重人才、支持教育蔚然成风。
 

  “家校社网”四位一体,共筑暖心路径
 

  教育不是一个人的冲锋,而是一群人的托举。如何汇聚多方力量,沂水县探索出“家校社网”四位一体的暖心路径。“通过优化家庭育人第一课堂,夯实学校育人主要阵地,打造社会共育生力军,唱响网络教育‘主旋律’,从而构建同心同向、联合联动的全环境立德树人生态圈。”沂水县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杨雪峰说。

  分阶段确定育人重点,打造教育家队伍,是做好学校教育的重要手段。沂水县将双养成教育渗透于幼儿教育当中,小学立足五育并举创新融合,持续巩固“双减”成果,初中强调项目化学习、体验式教育,高中则实现以学为主、以习为要。为激活“家庭教育”引擎,通过家长沙龙、专题讲座、“家长开学第一课”等宣讲形式,让家长对家庭教育知识有了更深入全面的理解;家长进课堂、大家访、“三代共育+”等系列活动,搭建起家校沟通桥梁。

  同时以学校为圆心,吸引社会资源,推动德育从封闭走向开放,沂水县各部门对标职能分工,延伸立德树人“最长半径”。科普大篷车开进校园,特殊儿童有了关爱帮扶,150余名法治副校长带领开展常态化法治、安全教育,“护校安园”行动保障学生上下学安全……在利用好网络名师名校课堂的同时,还开发了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线上咨询学习平台,协调公安、网信、政法等部门开展网络普法、文明宣讲、人工智能应用培训,累计覆盖师生10余万人次。


  深耕课堂创新,点燃智慧火花
 

  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和教学理念的飞速迭代,多元化、智能化、体验化的教学方式在沂水实践中大放异彩:高桥镇“阅读+农耕”模式、第二实验幼儿园双养成教育、实验小学立德树人“六三”模式等典型案例比比皆是。2022年以来,全县共有6人获评省特级教师、省级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17人获得“市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全环境立德树人经验做法入选全国地方教育改革创新成果百佳案例。

  “我们建立了自下而上的问题解决通道和自上而下的教科研共享机制,成立由县委书记担任组长的‘全环境立德树人打造教育强县’课题组,现已立项省级课题10个、市级课题82个、县级课题595个。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进行初步实践,以三年为周期,适时进行学业发展方面的动态监测,沂水一中成功入选临沂市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均为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力理论和实践支撑。”杨雪峰提供了拓宽课题研究的“沂水答案”。


  扎根乡土实践,为教育样本润色
 

  全环境立德树人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沂水县扎根乡土实践,深入推进全民阅读行动、全民健身行动进校园,全年不间断举行“阅读+”活动、球类联赛、跳绳比赛等,全面提升学生阅读素养和健康水平。

  以“读”固本,以“耕”开新,沂水县创新推出“阅读+农耕”模式,建立全县第一块耕读教育实践基地——“赛耕园”,把课堂搬进田间,成就了4000多名中小学生的深度研学。作为沂蒙精神主要发祥地之一,沂水红色文化底蕴深厚。为更好传承红色基因,全县整合德育资源,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红色展馆、村史馆、乡村书房等载体,开展红色故事分享、美德健康宣讲等未成年人服务活动和研学教育,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运动习惯。

  “一届学生成长要19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要大抓教育、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耐心静待花开。县委、县政府将继续秉持‘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未来’的理念,做到教育投入优先考虑、教育问题优先解决、教师待遇优先保障,切实为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持。”陈士贤为沂水县“兴教”融合文章写下有力注脚。(温敏 马也)

(编辑:思雅)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